成语拼音:hǔ wěi chūn bīng
成语解释: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尚书 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繁体字形:虎尾萅冰
英文翻译:very cautious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尾:[wěi]1.尾巴。2.事物的末端:队尾。尾声。3.跟在后面:尾随。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尾数。扫尾工作。5.量词。用于鱼:一尾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yǐ]1.马尾(wěi)上的长毛:马尾罗。2.蟋蟀等尾(wěi)部的针状物:三尾儿。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虎尾春冰”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一幅惊险的画面——踩着老虎尾巴,脚下却是春天的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危险。比如有人刚升职为团队负责人,却急于大刀阔斧改革,同事私下议论:“他现在就像虎尾春冰,动作再大点,团队可能就散了。”这个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在敏感处境中盲目行动的风险。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其实它直击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矛盾:既想抓住机会,又害怕失控。比如创业者拿着投资人的钱开拓新市场,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朋友曾打趣一位创业者:“你现在是站在风口上数钱,但也别忘了虎尾春冰的道理啊!”
换个角度看,成语里的危机感未必全是坏事。有个家长分享过真实案例:孩子收到两所名校录取通知,全家兴奋之余反而更谨慎。“选学校就像面对虎尾春冰,光看排名不够,得琢磨哪条路真正适合孩子十年后的发展。”这种清醒的焦虑,反而帮助他们做出了更理性的决定。
有趣的是,现代生活中“看不见的薄冰”可能比老虎更危险。社交媒体上随便一句话引发的舆论风暴,高速公路上低头看手机导致的交通事故,这些场景都在演绎着当代版的虎尾春冰。有次听网约车司机感叹:“别看我天天在路上跑,握着方向盘的手从来不敢松——现在电动车提速快,行人乱窜,真是分分钟在冰面上开车。”
关于这个成语的运用边界,我倒有个观察:它更适合形容可预见的风险而非纯粹的意外。比如明知雨季山路容易塌方仍要夜行,这叫虎尾春冰;但若是走在公园突然被树枝砸中,就不能套用这个说法。这种区分帮助我们更精准地使用成语,就像工具箱里的螺丝刀,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把最合适。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说某人处于虎尾春冰的境地时,究竟是该劝他后退,还是鼓励他小心前行?这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认清脚下冰层的厚度,比单纯害怕老虎更重要——毕竟,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风险评估与行动勇气的平衡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