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ng yǐ yǎng zhèng
成语解释: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成语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繁体字形:蒙以養正
英文翻译:enlighten education is crucial
蒙:[méng]1.蒙昧:启蒙。2.遮盖:蒙上头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难。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5.忠厚的样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随便胡猜:瞎蒙。3.昏迷:头发(fā)蒙。[měng]蒙古族。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蒙以养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蒙,指的是孩子幼年时的懵懂状态;养正,就是培养端正的品德。合起来就是说:要在孩子还没被外界影响前,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比如父母从小教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这就是在“养正”——用规矩帮孩子建立是非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从小教育?等孩子长大自己懂事了不行吗?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小树苗长歪了还能用木棍矫正,等长成大树再想掰直就难了。有个真实案例:某小学开展“诚信货架”活动,学生自主拿文具自觉付款,结果一个月下来钱货分毫不差。这恰恰说明,当正直的行为变成习惯,规矩就不再是束缚。
现代社会中,“蒙以养正”有没有过时?看看那些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就知道,很多人不是败在智商,而是输在贪小便宜的心态。如果小时候被反复教导“天上不会掉馅饼”,或许就能避开很多陷阱。有个家长分享过经验:他家孩子想要新玩具时,全家会一起讨论“需要”和“想要”的区别,这种日常对话就是最生动的品德课。
我观察到,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把“蒙以养正”变成了背诵古文的任务,这反而违背了成语的本意。其实教孩子给流浪猫喂食,比让他们死记硬背《弟子规》更能培养善良;带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比在教室空谈奉献精神更有意义。真正的“养正”应该像春雨润物,融入生活细节。
或许有人觉得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先教生存技能更重要。但看看那些学术造假、商业欺诈的新闻就会发现,没有正直打底的聪明才智,就像没有方向盘的跑车,跑得越快越危险。最近某科技公司宁愿损失短期利益也要召回问题产品,这种选择背后,何尝不是企业版的“蒙以养正”?
当我们讨论教育时,常常陷入“该教孩子适应现实还是坚持理想”的争论。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就像教孩子过马路既要看红绿灯也要注意来车,“蒙以养正”恰恰是在教他们带着原则应对现实。有位班主任说得好:“我告诉学生可以不当第一,但不能抄袭;可以输比赛,不能输体育精神。”这种教育,才是真正在为人生打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