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ò
  • shuǐ
  • g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uò shuǐ gǒu

成语解释: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失势的坏人

繁体字形:落水狗

英文翻译:Water dog

落水狗的意思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成语评论

提到"落水狗"这个成语,你最先想到什么场景?或许会浮现出众人围追堵截的画面。但若细究其意,这个比喻其实揭示了人性中微妙的矛盾:我们既同情弱者,又容易对失势者群起攻之。

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当某员工因工作失误被降职,原本客气的同事突然开始翻旧账,连三年前的报销单都要拿出来说事。这就像看到落水狗快要爬上岸,又有人伸出棍子把它捅回水里。这种现象背后,藏着怎样的群体心理?或许当人们确信某个对象不再具有威胁时,就会放松道德约束,通过"正义批判"来获得集体认同感。

但凡事总有例外。明代有个商人遭同行陷害破产,债主们本可痛打"落水狗",其中一位布庄老板却说:"他家的绸缎曾救过灾民的寒,这份功德当抵三成债。"这个真实典故提醒我们:评判他人时,既要看其低谷处的窘迫,也要记得他高峰时的光亮。

有人会问:难道不该让犯错者承担责任吗?当然要,但重点在于尺度的把握。就像处理落水狗,该做的是防止它再伤人,而不是享受欺凌弱小的快感。现代社会讲究法治精神,恰恰是要用规则代替情绪化的集体审判。当看到有人"落水",或许我们可以先递根绳子,再论是非。

观察网络时代的"落水狗"现象,会发现键盘侠们往往在真相未明时就举起道德大棒。某个企业家被爆丑闻的48小时内,可能经历从"行业标杆"到"过街老鼠"的极端转变。这种舆论的雪崩效应,本质上是用新的暴力对抗旧的问题。我始终相信,文明社会的进步不在于消灭所有"落水狗",而在于建造更多让人安全上岸的阶梯。

下次再遇见"落水狗"时,或许可以多问自己:我此刻的举动,究竟在维护正义,还是在释放内心的幽暗?保持适度的警惕与必要的宽容,才能避免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人。水面上的波澜终会平息,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做推波助澜的石头,还是化解冲击的堤岸。

落水狗的造句

  1. 造句 不要痛打落水狗:“打落水狗”是为了表明你的立场,但切不可做的过分,以免被人视作“落井下石”;况且人生何处不相逢,给别人留一条路,自己也就多一条路。
  2. 造句 人皆有自尊心,即使批评他,也要给他留点面子,落水狗不可痛打,打急了,他会反咬你一口。
  3. 造句 不打落水狗,提防咬一口。民谚 
  4. 造句 我们要发扬打落水狗的精神,彻底歼灭逃窜之敌。
  5. 造句 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捶中华民族就喜欢痛打落水狗。
  6. 造句 现在他恃宠而骄,等他到失宠的那天,大家便可像打落水狗一般对付他了。
  7. 造句 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
  8. 造句 对于反动势力,我们不要给他留面子,要像打落水狗一样。
  9. 造句 要拿出鲁迅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向封建遗毒开战。
  10. 造句 就在利物浦的赛季看起来快要成为人人可欺的落水狗的时候,他们去见了狼,然后找会了自己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