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ù qiú guī jì
成语解释: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告老还乡
繁体字形:菟裘歸計
英文翻译:Calculation of Cuscuta and fur
菟:[tú]见〔於菟〕[tù]〔菟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缠绕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茎丝状,橙黄色。种子供药用。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菟裘归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先看一个例子:张叔在职场打拼三十年,终于决定卖掉城里的房子,回老家开一间民宿,每天种菜养花。朋友问他为什么,他笑着说:“这就是我的‘菟裘归计’啊!”
为什么古人要用“菟裘”来比喻归隐?其实这和成语的起源有关。春秋时期,鲁国大臣想提前退休建一座叫“菟裘”的宅子,后来人们就用它代指“退路”。比如现代年轻人常说“攒够钱就回县城开咖啡馆”,本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一份“菟裘归计”。
有个有趣的现象:二十岁的人规划“菟裘归计”时,多半想着环游世界;四十岁的人则更关心孩子的教育基金;到了六十岁,可能就变成每天公园遛弯了。这说明不同年龄段对“理想生活”的定义会变化,但提前规划的意识始终可贵。
这种心态是逃避现实吗?我倒觉得更像一种智慧。就像程序员小王边加班边学陶艺,他说:“现在努力工作是为将来开工作室攒本钱。”这种既活在当下又眺望远方的态度,反而让他工作更有动力。
不过要注意别把“菟裘归计”变成空想。见过太多人把退休计划挂在嘴边,结果既不存钱也不学习新技能。真正的归隐需要物质准备,就像古人建菟裘宅也要先存够木材砖瓦。
最近遇到个案例:95后女生用三年时间考取园艺师证,现在每周去郊区打理自己的小花园。她说:“我的菟裘不用等到老了才实现,每个月能有两天‘归隐’就很快乐。”这种碎片化的归隐方式,或许更适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
说到底,“菟裘归计”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它更像人生长卷里的留白处,提醒我们在追逐目标的同时,记得给心灵留一片自留地。毕竟,能从容规划未来的人,往往也能更好地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