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ò yú dú yě

成语解释: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莫予毒也

英文翻译:a person who looks down upon everyone and fancies that nobody dare do anything to him

莫予毒也的意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予:[yǔ]给:授予奖状。免予处分。请予批准。[yú]1.人称代词。我。2.姓。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瑁。

也: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4.姓。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也可以养鱼。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也会法语。游客里面也有坐车的,也有步行的。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也去,你不去我也去。他左想也不是,右想也不是。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也来了。即使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9.表示委婉:你也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也只好如此了。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也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也乐得合不拢嘴。

成语评论

莫予毒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高冷,但它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小王刚升职为部门主管,开会时对同事说:“这个项目交给我,莫予毒也!”他想表达的是“这事我能搞定”,但听起来反而像是在说“你们都不行”。同事面面相觑,气氛瞬间尴尬——你看,用错场合就容易翻车。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才对?其实关键在于理解它的“双面性”。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子反打了胜仗后狂言“莫予毒也”,结果被国君猜忌赐死。这说明它既可以是实力的自信宣言,也可能成为傲慢的催命符。就像现代职场里,技术大牛可以说“代码漏洞交给我,莫予毒也”,但若是用来说“公司离了我就得垮”,那可就是自找麻烦了。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提醒我们保持谦逊?我发现生活中那些真正厉害的人,反而很少把“莫予毒也”挂在嘴边。就像邻居张教授,他解决过无数技术难题,但每次被夸奖时总是说“都是团队功劳”。这种低调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毕竟真正的实力不需要靠成语来证明。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正被年轻人玩出新花样。游戏圈里常能看到这样的对话:“这副本Boss我单刷了,莫予毒也!”“别嘚瑟,下周更新就削你职业!”这种轻松的自嘲式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消解了原有的攻击性,反而成为年轻人展现幽默感的新方式。

下次当你想用这个成语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是要展现真正的实力,还是单纯想秀优越感?语言就像镜子,照出的不仅是文字本身,更是使用者的修养格局。用对了是锦上添花,用错了可能变成搬石头砸脚——这或许就是汉语成语最迷人的智慧所在。

"莫予毒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