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ò luò dà zhě
成语解释:荦荦:明显。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犖犖大者
英文翻译:the most essential points
荦:明显:卓荦。
荦:明显:卓荦。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说到"荦荦大者"这个成语,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可能会犯嘀咕:这四个字到底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念作luò luò dà zhě,专门用来形容那些特别明显、特别重要的事情或特征,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想不注意都难。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公司季度汇报会上,市场部经理用激光笔指着投影幕布说:"这个季度的荦荦大者,就是华东区销售额同比暴涨150%。"这时候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文绉绉的成语?答案很简单——当需要从繁杂数据中提炼关键信息时,这个成语就像高光笔,瞬间帮听众聚焦核心价值。
再来看学生时代的场景。高考前班主任在班会上强调:"复习阶段的荦荦大者,就是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这里其实暗含智慧: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抓住主要矛盾。就像整理衣柜,先把大衣外套挂好,零碎袜子可以后续收拾。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就像厨房里的辣椒酱——用对了提味,用多了呛人。笔者亲眼见过某位演讲者20分钟的讲话里用了7次"荦荦大者",结果听众都在偷偷数数。个人建议每次表达最多使用两次,保持语言的新鲜感。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汉语里那么多新词汇,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古语?其实这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当你说"关键点"时像喝白开水,说"荦荦大者"时就像品龙井茶,既有文化底蕴,又能让重要信息脱颖而出。下次写年终总结时,不妨试试在开头用这个成语,说不定能让领导眼睛一亮。
最后分享个生活小窍门:家庭会议讨论买房时,与其说"我们要重点考虑学区问题",不如说"这次买房的荦荦大者就是学区资源"。这样说既明确了讨论方向,又避免了七大姑八大姨把话题扯到风水朝向上去。语言的艺术,往往就在这些细微处见真章。
说到底,每个成语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就像吃核桃要敲开硬壳才能尝到果仁,理解"荦荦大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对话。当我们能准确使用这类成语时,不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升级——学会在纷繁复杂中抓住本质,这或许就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