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ǎo mí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见“风行草偃”。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艸靡風行
英文翻译:The grass is in vogue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靡:[mí]浪费:靡费。奢靡。[mǐ]1.倒下:望风披靡。2.没有:靡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哎,你瞅瞅这成语“草靡风行”,乍一听是不是像在说“草被风吹着跑”?其实它真正的意思是“事物传播迅速且广泛”,就跟短视频平台上突然爆火的梗一样,一夜间全网都在模仿。比如最近老张家的早餐摊搞了个“盲盒包子”,结果街坊邻居纷纷效仿,不出三天整条街都开始玩随机馅料——这可不就是草靡风行的活例子吗?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蔚然成风’有啥区别?”好问题!说白了,“蔚然成风”侧重长期形成的风气,比如垃圾分类;而“草靡风行”更强调快速扩散的势头,就像夏天雷阵雨前的乌云,唰一下就铺满天空。举个职场案例:某互联网大厂试行“周三不加班”制度,同行企业立马跟风调整考勤,连隔壁卖煎饼的大妈都开始念叨“周三要早点收摊”。
不过话说回来,草靡风行真的全是好事吗?去年有个网红景点搞“悬崖秋千打卡”,结果各地山寨版扎堆出现,甚至有人把秋千挂在老槐树上——这风险系数直接拉满!所以说啊,传播速度快是优势,但要是缺乏规范,分分钟变成“草靡风停”,来得快去得更快。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依我看呐,这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信息社会。以前消息传遍全村要敲锣打鼓三天,现在一条朋友圈能让全国网友两小时学会用空气炸锅做佛跳墙。就像上周我二舅在家族群转发的养生帖,隔天七大姑八大姨全开始喝芹菜汁配大蒜,那股劲头简直比风卷残云还夸张。
最后插句实在话:用成语得看场合。要是想夸人办事效率高,可以说“你们团队推新项目真是草靡风行”;但要是吐槽快餐式文化,也能揶揄两句“现在流行元素草靡风行得跟换季清仓似的”。记住了没?语言这玩意儿啊,用得妙才能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