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g zhēn mǎn mù
成语解释: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荒凉的景象
繁体字形:荆榛滿目
英文翻译:All over the world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榛: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坚果球形。果仁可以吃,也可榨油。2.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榛子。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荆榛满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眼前全是荆棘和灌木丛,用来形容环境荒凉或处境艰难。比如:“穿过那片废弃的村庄,只见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真是荆榛满目。”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平衡——当人们离开后,自然重新占据了原本被改造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问:“荆榛满目只能用来描述自然景象吗?”其实不然。比如在职场上,有人这样比喻:“新项目启动初期,团队像走进了一片荆榛满目的荒野,找不到明确的方向。”这里用自然景象的混乱,类比工作初期面临的迷茫状态,既形象又容易引发共鸣。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一位创业者曾分享:“最初半年,公司账目赤字、客户投诉不断,每天推开门都觉得荆榛满目。”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后来我们调整策略,硬是从荆棘丛里劈出一条路。”这种从困境到突破的转变,恰好体现了成语背后隐藏的乐观精神——荒芜中藏着生机。
有人疑惑:“现代社会高楼林立,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了?”我认为恰恰相反。比如某城市工业区搬迁后,老厂房逐渐被野草覆盖,当地人称之为“钢铁森林里的荆榛时代”。这种新旧交替的场景,反而让成语有了新的诠释空间。它提醒我们:所谓的“荒凉”,可能只是换个角度看世界的另一种面貌。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性。表面看是满目疮痍,实则暗含转机。就像小时候老家后山那片杂树林,长辈总说“那地方乱糟糟的”,但我们总能在灌木丛里发现野莓或鸟窝。或许生活的智慧就在于,既看清眼前的“荆榛”,也不忘寻找藏在其中的可能性。
下次当你觉得陷入困境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像一面镜子,既照出现实的复杂,也映出破局的方向——毕竟没有永远茂密的荆棘,只有尚未被发现的小径。正如古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困境与希望,往往就在转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