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n mù jīng zhēn
成语解释: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滿目荆榛
英文翻译:Full of brambles and hazels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榛: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圆形或倒卵形,雄花黄褐色,雌花鲜红色,坚果球形。果仁可以吃,也可榨油。2.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榛子。
“满目荆榛”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荒凉的景象。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当你走进一片多年无人打理的荒地,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这时候就可以感叹:“这里真是满目荆榛,连条小路都看不见了。”
再比如,有人可能会疑惑:“成语只能用来描述自然环境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流程复杂,员工每天要处理各种无效流程,这时候也能说:“现在的办公环境满目荆榛,效率都被这些繁琐制度拖垮了。”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始意象,又赋予了现代职场的新内涵。
有人或许会追问:“用这个成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关键在于把握“复杂”与“困境”的平衡。比如描述创业初期的艰难,可以这样写:“初创团队推开仓库门时,满目荆榛的不仅是堆满杂物的场地,更是资金短缺、人才难寻的现实挑战。”这里既保留了具象场景,又带出了抽象困境。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当代语境中反而更显生命力。就像最近走访的乡村改造项目,设计师指着原先的废墟说:“半年前这里还是满目荆榛,现在你看,旧砖瓦都变成了艺术装置。”这种转化恰恰说明,看似困顿的处境中往往藏着突破的可能性。
最后想补充的是,语言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下次遇到堵车严重的高架桥,试着说句“早高峰的高架真是满目荆榛”,或许能让烦躁的同行者会心一笑。成语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活在日常对话中的智慧结晶,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情景让它重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