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cǎi
  • ch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wū cǎi chuán

成语解释:指住宿简陋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住宿简陋

繁体字形:茅屋採椽

英文翻译:Thatched rafter

茅屋采椽的意思

茅:1.白茅。2.(Máo)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采:[cǎi]1.摘取:采茶。2.选取;搜集:采用。采购。采风。3.挖取(矿藏):采矿。采油。4.神态;精神:丰采。兴高采烈。[cài]1.〔采邑〕也叫食邑、采地、封地。2.中国古代卿大夫的封地。封地的租税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西周时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秦汉后的采邑,只是把封地的赋税拨给受封者,作为其俸禄的“食邑”。3.欧洲封建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或功臣的领地。

椽: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成语评论

茅屋采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比如有人提到:“他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到乡下用茅草修屋顶、用原木做房梁,邻居笑他‘茅屋采椽’,他却说这才叫踏实。”这里的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茅草”和“未经雕饰的椽子”来比喻生活状态?

答案藏在成语背后的价值观里。古代文人常用这类词汇赞美不追求奢华、保持本真的态度,就像现代人说的“极简生活”。举个例子:某设计师坚持用废旧材料改造老房子,朋友调侃他是“茅屋采椽专业户”,他却认为这才是环保与美感的平衡。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在今天还有意义吗?我个人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茅屋采椽”更像是一种生活选择而非物质标准。就像有人愿意花三个月工资买名牌包,也有人觉得帆布包背得舒服——重点在于是否忠于自己的真实需求。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反潮流”行为。比如年轻创业者把办公室设在农家小院,投资人起初觉得太“茅屋采椽”,后来发现这种环境反而让团队更有创造力。这说明物质条件与价值创造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每次看到新建的仿古民宿刻意做旧茅草屋顶,就会想起真正的“茅屋采椽”精神——不是表演朴素,而是从实用出发的自然而然。这种理念放在今天,或许能帮助我们区分什么是真正需要的,什么是被外界强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