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ē
  • m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ǔ jiē máo wū

成语解释: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成语出处:《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繁体字形:土階茅屋

英文翻译:Terraced cottage

土阶茅屋的意思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阶:1.台阶:阶梯。2.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音阶。

茅:1.白茅。2.(Máo)姓。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成语评论

土阶茅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绘的是一种非常朴素的生活场景——用泥土砌成的台阶,茅草搭成的屋顶,字面意思就是形容居住条件简陋。但它的核心价值可不止“穷”这么简单,背后藏着古人对精神追求的看重。

比如这样用:“虽然住在土阶茅屋里,他却整天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邻居都说他活得像个隐士。”这句话里,“土阶茅屋”不单是描述环境,更突出了人物不慕虚荣的心态。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物质匮乏反而能成为赞美对象?其实成语的重点不在“穷”,而在“穷却自在”——就像现代人说的“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再看个接地气的例子:朋友圈有人晒出改造老屋的照片,配文“土阶茅屋新翻修,亲手刷墙的周末超治愈”。这里故意用古语形容改造过程,反而让平凡小事有了文化厚度。这引出一个思考:古老成语怎样才能不显迂腐?关键是用反差制造趣味,就像给牛仔裤搭配汉服上衣,混搭出新味道。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装修公司现在爱用“轻奢茅屋风”当广告词。虽然和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恰好说明人们对“质朴美学”的重新解读。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更像是面镜子——当社会普遍焦虑买房买车时,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从容,未必需要雕梁画栋。

最后分享个观察:有次在古镇民宿看到“土阶茅屋体验房”标价800元一晚。这让我哭笑不得,却也说明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从未消失。或许我们都该学学这个成语的智慧:住什么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日子过出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