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o shì péng hù
成语解释: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成语出处:《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住房简陋
繁体字形:茅室蓬户
英文翻译:A humble cottage
茅:1.白茅。2.(Máo)姓。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蓬:1.飞蓬,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像柳叶,边缘有齿,瘦果上有白色刺毛。2.松散;杂乱:蓬头垢面。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茅室蓬户”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形容的是用茅草和蓬蒿搭建的简陋房屋,常用来比喻生活条件艰苦。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老张虽然住在茅室蓬户里,却总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邻居们都佩服他的豁达。”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物质条件差是否必然导致生活不幸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老张的例子说明,心态和行动力才是核心。
再举个贴近现代的例子:“公司创业初期,团队挤在郊区一间茅室蓬户般的旧仓库办公,但没人抱怨,反而因为共同的目标充满干劲。”这时候可能会有人问:环境简陋为何不影响团队凝聚力?其实,当人们专注于有意义的事情时,物质条件的优先级反而会降低。就像露营时住的帐篷再小,也不会影响看星空的快乐。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谁还住茅草屋?这成语早过时了吧?”但换个角度看,现代人追求的“极简生活”“租房改造”,本质上也是一种“茅室蓬户”的智慧——用有限的资源创造舒适感。我有个朋友用二手家具布置出租屋,花三个月工资环游东南亚,这种选择未必符合传统成功标准,却真实地拓宽了生命体验。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引申到精神层面。比如有人评价:“别看老王开豪车住别墅,心里却像住在茅室蓬户,整天为琐事焦虑。”这带出一个新问题:物质丰富就等同于生活质量高吗?观察身边那些真正活得自在的人,往往在物质与精神间找到了平衡点。就像古人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空间大小从来不是决定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尺。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当我们用“茅室蓬户”形容他人时,常常带着同情;但用来描述自己时,反而可能透着骄傲。这种微妙差异揭示了一个真相——生活的价值判断权永远在自己手中。下次遇到物质困境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简陋的是房子,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