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míng liǔ àn
成语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成语出处:唐 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繁体字形:蘤明桺暗
英文翻译:a beauteous scene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暗:1.光线不足;黑暗(跟“明”相对,下同):太阳落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2.隐藏不露的;秘密的:暗号。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颜色)浓重,不鲜明:暗紫。暗绿。
“花明柳暗”这个成语听起来就带着春天的气息,但它的实际用法可不止描述风景。比如有人感慨:“原本以为这次创业肯定要失败,没想到关键时候客户主动找上门,真是花明柳暗又一村啊!”你看,这里既保留了画面感,又巧妙表达了困境中的意外转机。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成语能同时用来写景和比喻人生?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自然现象和人类境遇的相通性——柳枝低垂遮挡视线,繁花盛开却让人豁然开朗,这种视觉对比恰好对应了“绝处逢生”的心理体验。就像我去年写论文卡壳两个月,某天散步时突然冒出灵感,那种“柳暗花明”的畅快感,和成语的本意完美契合。
在职场中也能灵活运用这个表达。市场部小张的案例就很有趣:他负责的推广方案连续被否,却在茶水间听到实习生闲聊时获得启发,最终做出爆款策划。同事们都笑称这是“花明柳暗式逆袭”,既点明了突破常规的智慧,又带着苦尽甘来的幽默。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使用这类成语时要避免场景错位。比如不能说“考试作弊被逮个正着,结果花明柳暗”——这种带有负面色彩的情境会破坏成语本身的积极意境。我见过最妙的用法是在科技报道里:“当所有传统方法失效时,量子计算带来了花明柳暗的突破”,既专业又不失灵动。
语言就像活水,成语也在时代浪潮中演变出新的生命力。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想想这个带着草木清香的成语——或许转机就藏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角落,就像四月雨后,总有嫩芽会从枯枝里探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