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éng
  • liǎng
  • g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éng bù liǎng gōng

成语解释: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专长等

繁体字形:能不兩工

英文翻译:No two jobs

能不两工的意思

能:[néng]1.能力;才干:技能。能耐。无能之辈。2.能量的简称。3.有能力的:能人。能手。能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能。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nài]1.同“”。2.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矿工。钳工。瓦工。技工。女工。工农联盟。2.工作;生产劳动:做工。上工。加工。勤工俭学。省料又省工。3.工程:动工。竣工。4.工业:化工(化学工业)。工交系统。5.指工程师:高工(高级工程师)。王工。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工。7.(工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做工。8.长于;善于:工诗善画。9.精巧;精致:工巧。工稳。10.姓。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成语评论

能不两工”这个词乍一听有些陌生,它其实是“一心不可二用”的另一种表达。比如小张边开会边刷手机,结果领导提问时他答非所问,这就是典型的“能不两工”。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同时处理多件事更高效呢?

假设你在组装乐高时接电话,手一抖可能把零件按错位置;边背单词边追剧,半小时后发现既没记住单词也没看懂剧情。大脑像单核处理器,频繁切换任务时,实际效率反而下降40%。

有人可能会问:那职场达人怎么就能多任务并行?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其实在用“任务批处理”。比如集中半小时回复邮件,再用完整时段写方案,这种“模块化工作法”既保证了专注度,又避免了思维碎片化。

个人认为,与其追求虚假的“高效多线程”,不如像老匠人打磨作品那样,给每件事预留专属时间格。上周我尝试在番茄钟期间关掉社交软件,写方案速度提升了2倍——这或许就是专注力带来的复利效应。

下次遇到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时,不妨做个实验: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专心做好手头工作,完成后记录用时。对比之前的“多任务模式”,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专注不仅省时,还能减少返工率。

生活就像剥洋葱,每次只剥一层才不会流泪。与其被各种事务拉扯得心力交瘁,不如学会给任务排优先级。记住,真正的效率高手,不是同时做很多事,而是把重要的事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