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 shuō luàn dào
成语解释: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成语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语来,忍不得你这般胡说乱道。”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胡说八道”
繁体字形:胡説亂道
英文翻译:talk in a wild disorderly manner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胡说乱道”,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说:“我听说公司明天要搬到南极去!”结果第二天大家照常打卡上班。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除了制造焦虑毫无意义。
为什么人们会传播不实信息呢?核心问题其实在于信息辨别能力的缺失。就像菜市场大妈神秘兮兮地说:“隔壁摊的苹果打了外星激素!”如果追问一句“您亲眼见过外星飞船来送药吗”,对方多半会尴尬一笑。这种场景提醒我们:面对离谱言论,保持追问习惯比盲目相信更重要。
我曾在地铁里听到两个学生讨论:“老师说作业写不完会被扣在教室过夜!”这明显是孩子对压力的夸张想象。这时候不妨用幽默化解:“那记得带睡袋和宵夜呀”。用轻松态度应对“胡说乱道”,既能避免冲突,又能引导对方反思。
工作中遇到客户声称“竞争对手的产品能让人三天学会开飞机”,这时候需要既尊重对方又坚守专业:“听起来很厉害!不过根据民航局规定,飞行执照至少需要三个月培训”。用事实回应夸张,既维护了专业形象,也悄悄划清了可信信息的边界。
网络时代“胡说乱道”的传播速度更快。比如某博主声称“吃香菜能防地震”,评论区立刻分成“试过有效”和“一派胡言”两派。这时候不妨思考:为什么反常识言论更容易引发讨论?或许因为人们既渴望简单答案,又享受辩论带来的参与感。
有个朋友曾神秘兮兮告诉我:“千万别用微波炉,辐射会让人变成绿色!”我反问他:“那你家微波炉里是不是养着忍者神龟?”玩笑过后他承认,这个说法来自某部科幻电影。可见很多“胡说乱道”最初可能只是娱乐化的表达,却在传播过程中被当真。
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我的经验是:先看来源是否可靠,再查是否有数据支撑,最后用常识判断合理性。就像有人说“喝冰水会冻住血管”,想想北极科考队员每天喝热水吗?其实身体自有调节机制。保持理性思考,就是对抗“胡说乱道”的最佳护盾。
下次再遇到离奇说法时,不妨把它当作锻炼思维的机会。用“真的吗?为什么?有什么证据?”三连问探索真相,既能避免被误导,也可能在追问中发现有趣的认知偏差现象。毕竟,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本身就是种值得培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