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 yán luàn dào
成语解释: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谓语、宾语;形容说话没根据
繁体字形:胡言亂道
英文翻译:talk rubbish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突然说出一串毫无逻辑的话,你忍不住笑出声:"你这简直是胡言乱语!" 这里的"胡言乱语"和"胡言乱道"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都指那些不着边际的瞎扯。比如邻居老王在小区门口侃大山:"昨晚上我见着外星飞船了,舱门打开走出三个穿唐装的!"大伙儿都当他是说书先生附体。
为什么我们明知是假还要用这些成语?仔细想想,这类表达自带"缓冲垫"功能。就像同事开会时说:"按这个方案执行,明年公司业绩能翻三十倍。"你接句"少胡言乱道",既否定了夸张说法,又比直斥"胡说八道"多了几分调侃。这种语言智慧,正是成语传承千年的生存之道。
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讲《皇帝的新装》时特别有意思:"那两个骗子可不是简单的胡言乱道,他们深谙人性弱点。"这句话突然点醒我:原来胡言乱道能成功,往往因为抓住了听众的心理需求。就像现在某些养生讲座,把维生素片说成仙丹,老人们明知夸张却听得津津有味。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在网络时代,胡言乱道正在变异出新形态。直播间里主播喊着"三二一上链接"的促销话术,和菜市场"最后三条跳楼价"的吆喝,本质上都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策略。不过当虚构逾越底线,就可能变成真正的欺骗,这个分寸把握特别考验说话者的良知。
观察发现,会适当使用胡言乱道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同学聚会上,有人说起学生时代的糗事:"当年我可是校篮球队秘密武器!"明知他在夸大其词,但配合着笑骂两句"又胡言乱道",反而让气氛更热络。这种语言游戏,就像给日常对话撒了点胡椒粉。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听到明显不合常理的说法,是先拆穿还是先欣赏?语言学家说每个夸张表述里都藏着说话者的情感密码。下回再遇到天马行空的聊天,不妨多品味其中的趣味成分,毕竟完全按剧本说话的人生,该多无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