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 tiān hú dì
成语解释: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成语出处:《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表示尊敬崇仰
繁体字形:胡天胡帝
英文翻译:excellent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胡: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姓。
帝:1.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称帝。三皇五帝。3.指帝国主义:反帝斗争。4.姓。
“胡天胡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的核心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美好到极致,甚至让人怀疑是否真实存在”。比如有人看到一幅画作时感叹:“这幅画的意境美得胡天胡帝,简直像从天上掉下来的!”这里既表达了赞美,又带点夸张的调侃。
自问自答时间:这个成语为什么用“胡天”和“胡帝”来比喻?其实这里的“胡”并非指少数民族,而是古汉语中“何”的通假字,意思是“多么”。“天”和“帝”象征至高无上的存在,合起来就是“多么像天与帝那样完美”——古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极致之美的惊叹。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当朋友给你看他新装修的房子,如果每个细节都精致到无可挑剔,你可以半开玩笑地说:“你这装修风格胡天胡帝的,怕不是请了神仙设计师?”既活跃气氛,又巧妙传达了认可。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中常带幽默感。比如同事做了份超详细的PPT,你调侃:“你这数据图表胡天胡帝的,简直能直接拿去联合国演讲!”此时并非质疑真实性,而是用夸张方式肯定对方的用心。
个人认为,这类古老成语就像语言里的“调味料”——虽然日常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场景下能瞬间提升表达层次。比如在文学创作中描写角色外貌时,用“胡天胡帝”比直白的“非常漂亮”更有画面感和文化韵味。
需要注意的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与其纠结“胡天胡帝”的原意,不如抓住它“极致美好+略带夸张”的核心,用来形容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事物。就像我们看到敦煌壁画时会自然联想到这个词,因为它完美契合了那种超越凡俗的艺术美感。
语言始终是流动的河水,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旧词新的波纹。下次遇到令人惊艳的事物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说不定能让你的表达像它所形容的事物一样,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