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éi
  • tóu
  • pàng
  • ě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éi tóu pàng ěr

成语解释:见“肥头大耳”。

成语出处:《何典》第八回:“识宝太师的女儿,叫做畔方小姐,生得肥头胖耳,粗手大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人的长相

繁体字形:肥頭胖耳

英文翻译:a large head and big ears -- sign of a prosperous man

肥头胖耳的意思

肥:1.含脂肪多(跟“瘦”相对,除“肥胖、减肥”外,一般不用于人):肥猪。肥肉。马不得夜草不肥。2.肥沃:土地很肥。3.使肥沃:肥田粉。4.肥料:底肥。绿肥。化肥。积肥。5.收入多;油水多:肥差。活儿肥。6.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坑了集体,肥了自己。7.利益;好处:分肥。抄肥(捞外快)。8.肥大9.(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肥了。10.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胖:[pàng]人体内含脂肪多:胖子。肥胖。[pán]安泰舒适:心宽体胖。[pàn]古代祭祀用的半体牲:“司马升羊右胖。”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成语评论

肥头胖耳”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合适?先看一个生活场景:古代故事里的县太爷,整天躺在竹椅上嗑瓜子,肚子圆滚滚,下巴叠三层,街坊邻居私下议论:“瞧他那肥头胖耳的模样,准是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这里既描绘了人物外形特征,又暗含了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批评人吗?其实不然。在当代语境下,朋友间开玩笑说:“你这几个月居家办公,吃得脸都圆了两圈,真是养得肥头胖耳啊!”此时就带着亲昵的调侃意味。关键要看说话场合和人物关系,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才提味。

文学作品中怎么运用更生动?《市井闲谈》里描写茶馆老板时写道:“他那肥头胖耳的脸庞总堆着笑,活像刚出笼的肉包子,蒸气还冒着呢。”这里用食物作比喻,既保留成语本意,又增添画面感,比直白的描写更有韵味。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诞生于物质匮乏年代的成语,在当今审美多元化的社会是否还适用?我个人觉得,用词本身没有对错,重点在于使用者是否带着善意。就像我家二叔常说:“胖点怎么了?肥头胖耳说明咱家伙食好!”这种坦然的态度,反而让成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下次在菜市场听见大妈们唠嗑:“现在年轻人天天点外卖,吃得比我家过年猪还肥头胖耳。”你会心一笑的同时,是否也感受到语言背后鲜活的生活气息?成语就像老照片,用对了地方,总能照见时代的影子。

肥头胖耳的造句

  1. 造句 大胆的骗子不学无术却养得肥头胖耳,好人因不会厚颜无耻却饥肠辘.
  2. 造句 顿了一下,他指了指不远处的桌子,那儿正有一个肥头胖耳的中年男子坐着,接着说道:“我们老板在那儿,还请许先生过去一叙!”。
  3. 造句 排档的老板娘年近四十,体重百余公斤,五短身材,肥头胖耳,赤脚着拖鞋,一脸横丝肉,最爱听别人管她叫“阿秀”。
  4. 造句 却见自己的身侧已然多了一个肥头胖耳的老翁,身着破旧的玄色长袍,头发散乱的扎着一个髻,一双豆眼迥然有光,目光游离的看着杨晨。
  5. 造句 那肥头胖耳的道士将紫金葫芦一丢,那葫芦便向许梦飞去,速度之快已超过了许梦,不多时已到达许梦身后,瓶嘴打开,露出一道紫光,将许梦收了进去。
  6. 造句 问话的是一个挂着上士警衔的警察,这个肥头胖耳的家伙不怀好意地看着李永唐,那神情就像是盯上猎物的响尾蛇。
  7. 造句 那胖子便是大棕熊,长得是肥头胖耳,五大三粗,真是人如其名。
  8. 造句 坐于安隆下首的无疑便是图四海了,图四海四、五十岁,肥头胖耳,大腹便便,身上穿金戴银,看着极为铜俗。

"肥头胖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