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éi
  • tóu
  • m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éi tóu dà miàn

成语解释:见“肥头大耳”。

成语出处:《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人的长相

繁体字形:肥頭大靣

英文翻译:a large head and big ears -- sign of a prosperous man

肥头大面的意思

肥:1.含脂肪多(跟“瘦”相对,除“肥胖、减肥”外,一般不用于人):肥猪。肥肉。马不得夜草不肥。2.肥沃:土地很肥。3.使肥沃:肥田粉。4.肥料:底肥。绿肥。化肥。积肥。5.收入多;油水多:肥差。活儿肥。6.指由不正当的收入而富裕:坑了集体,肥了自己。7.利益;好处:分肥。抄肥(捞外快)。8.肥大9.(跟“瘦”相对):棉袄的袖子太肥了。10.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成语评论

肥头大面”这个词,乍一听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外表圆润”的形象,但它其实是个带有调侃甚至轻微贬义的成语。比如有人打趣朋友:“老张最近胃口大开,整个人肥头大面的,像是刚从年画里走出来!”这里既用夸张的比喻缓和了语气,又点出了对方体型的变化。

核心问题: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其实不然。比如描述一家生意火爆的包子铺,可以说:“这家店的招牌包子个个肥头大面,咬开还冒着热气,难怪客人排长队。”这里将食物拟人化,既突出包子饱满实在的特点,又增添了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传统成语往往带有时代印记。过去物质匮乏时,“肥头大面”可能暗含“生活优渥”的意味;而如今社会更强调健康审美,使用时就要注意分寸。比如夸赞朋友气色好,说“你最近容光焕发”会比“肥头大面”得体得多。

个人观点:语言需要与时俱进我曾在超市听见大妈对着货架感慨:“现在的苹果长得肥头大面,不如小时候的酸甜。”这个用法就很有趣——既保留了成语的生动性,又跳脱了形容人的固定框架。或许在未来,这类词语会逐渐剥离刻板印象,成为纯粹描述事物状态的工具。

使用这类成语就像炒菜放调料,关键要看火候。比如描写小说里憨厚的店小二,用“肥头大面的脸上堆满笑容”能立刻树立形象;但若是正式场合评价他人,则可能弄巧成拙。语言的魅力,往往就在这分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