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ěng
  • gěng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ěng gěng cǐ xīn

成语解释:耿耿:形容忠诚。这颗心至忠至诚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感旧》:“寒江才把一书开,耿耿此心不易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人忠诚

繁体字形:耿耿此心

英文翻译:Geng Geng

耿耿此心的意思

耿:1.光明。2.正直:耿直。

耿:1.光明。2.正直:耿直。

此:1.这;这个(跟“彼”相对):此人。此时。由此及彼。此呼彼应。2.表示此时或此地:就此告别。谈话就此结束。从此病有起色。由此往西。3.这样:长此以往。当时听劝,何至于此。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说到“耿耿此心”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绪。比如有人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整夜辗转反侧想着“项目明明有补救方案,当时怎么就没说清楚呢?”这时候用“耿耿此心”形容,是不是特别贴切?

这个成语和“耿耿于怀”有什么区别呢?举个例子:同事聚餐时小王不小心打翻了饮料,事后反复向在场每个人解释“我真不是故意的”。这种持续纠结的状态,用“耿耿此心”更强调内心的执着感,而“耿耿于怀”更侧重对某件事念念不忘。

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成语常出现在积极语境里?”其实关键看执着的内容。比如创业者面对投资人的质疑,坚持说“我对产品模式有绝对信心”,这种带着信念感的坚持,正是“耿耿此心”的正面表达。它传递的不仅是固执,更包含责任感和信念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朋友老张最近总念叨:“孩子填报志愿时要是多听他说两句就好了。”这种带着反思的牵挂,和纯粹后悔不同,更像是希望通过持续关注来弥补缺憾。我认为这种心态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要转化为行动力。

有个有趣现象:年轻人现在常说“选择困难症”,其实背后也藏着“耿耿此心”。就像网购时反复对比商品参数,既想追求性价比又不愿将就品质。这种矛盾状态恰恰说明,当我们在乎的事情足够重要时,自然会产生持续性的关注。

最后想说,保持适度的“耿耿此心”未尝不可,它像盏警示灯提醒我们关注重要事物。但若演变成钻牛角尖,不妨试试转换视角——把“耿耿”的对象从问题本身转向解决方案,或许就能打开新天地。毕竟,真正的坚持应该让人更从容,而不是更焦虑。

耿耿此心的造句

  1. 造句 耿耿此心,惟天可表!如若有违,天诛地灭,人神共弃!
  2. 造句 只是岳飞耿耿此心,全为大宋江山社稷,苍天厚土,神明可鉴。
  3. 造句 所以,在艺术、文学、精神方面,我们要激勉下一代人耿耿此心、死而无悔的一种精神,手心向下,赋予下一代一些东西。
  4. 造句 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
  5. 造句 “吾辈相见以诚,国家民族百年大计,自当相助相谅,绝无丝毫意气存在,耿耿此心,可赐天日。
  6. 造句 老夫昔日首倡和议之举,何尝不知必会遗羞后世,惹来千古骂名,只是老夫耿耿此心,为的不外大宋江山万年基业,天下人物议汹汹,又何足道哉了!
  7. 造句 清朝时,我中过进士……点过翰林,民国以后,我一天官也没做过……耿耿此心呐!我跟着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