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ǎo pó shé tóu
成语解释:比喻善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是非场所
繁体字形:老婆舌頭
英文翻译:Wife tongue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婆:1.年老的妇女:老太婆。2.丈夫的母亲:婆媳。3.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媒婆。巫婆。4.〈方〉祖母或与之同辈的妇女:婆婆。外婆(外祖母)。
舌: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你听说过“老婆舌头”这个成语吗?很多人第一次听可能会疑惑:这和“舌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的“舌头”可不是指器官,而是比喻说话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举个例子,老王在菜市场砍价时总能便宜三成。邻居们都说他长了条“老婆舌头”,表面听着像调侃,其实是夸他会说话。这里就藏着成语的核心:用温和的方式达到目的。就像老王不跟摊主硬碰硬,而是用“您这菜新鲜得能掐出水”这类话术,既抬高了对方,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再比如社区调解员张姐处理夫妻矛盾时,她从不直接批评任何一方。有次劝架时说:“两口子就像筷子,单支夹不起菜,齐了才能尝百味。”这种比喻既化解了尴尬,又点明了道理,正是“老婆舌头”的智慧——用柔软包裹锋利,让建议更容易被接受。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可不是教人阿谀奉承。我曾在公司见过实习生小刘,为了讨好领导总说违心话,结果反而被同事疏远。真正的“老婆舌头”应该是真诚的沟通艺术,就像老家卖豆腐的赵婶,每次找零时都会说“给您添个五毛钱葱花”,既抹了零头又让顾客觉得占了便宜。
观察发现,那些擅长用“老婆舌头”的人有个共同点:懂得换位思考。就像教孩子写作业,与其吼“这么简单都不会”,不如说“妈妈小时候也常犯这个错”。这种表达方式既维护了对方尊严,又传递了正确信息,比单纯讲道理有效得多。
说到底,语言就像水流,硬碰硬会激起水花,绕个弯反而能浸润得更深。下次遇到需要说服别人的情况,不妨试试把锋芒藏在柔软里——这或许就是“老婆舌头”给现代人最实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