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 chén chū xīn
成语解释:陈:陈旧。从旧的翻造出新的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四卷:“题古迹能翻陈出新最妙。”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新陈代谢
繁体字形:飜陳出新
英文翻译:Turn the old into the new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陈: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3.时间久的;旧的:推陈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哎呦喂,说到“翻陈出新”这个成语,大伙儿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抽象?说白了,它不就是把旧东西改造出新花样嘛!但问题来了:到底怎么才算“翻陈出新”?难道随便改改就能叫创新?咱们这就掰扯掰扯。
举个例子你就懂啦!你看现在那些老字号点心铺子,原来只会卖传统绿豆糕,现在整出抹茶流心口味还搞文创礼盒。这不就是典型的翻陈出新吗?既保留了老手艺的魂,又戳中了年轻人的新鲜劲儿。你品你细品——创新从来不是彻底推翻,而是给老树嫁接新枝。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翻陈出新跟喜新厌旧有啥区别?”问得好!去年咱小区改造,把民国红砖墙留着,内部装上智能家居系统。这种新旧混搭才是真·翻陈出新,要是全拆了盖玻璃楼,那可就真成喜新厌旧了。关键就在于既要敢突破,又要会传承。
话说回来,我倒是觉得现在人太急着创新。就像我表弟开奶茶店,非要往饮料里加折耳根,结果三天就被差评劝退。这事儿说明啥?翻陈出新得讲究个度!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就像地基,得先站稳了才能往上盖新楼,对吧?
要我说啊,这个时代最酷的翻陈出新,其实是思维方式的升级。就像咱爸妈那辈人,现在不也学着用手机支付、刷短视频了吗?这种打破认知惯性的改变,可比单纯改个产品外观有意义多了。毕竟,脑子里的旧框框拆了,新鲜空气才能呼呼地往里灌。
说到底,翻陈出新这事儿就像炒回锅肉——隔夜菜重新加工,火候调料拿捏准了,反而比新鲜肉更入味。下次遇到老传统老办法,别急着说“过时了”,多想想怎么给它插上新翅膀,说不定就能捣鼓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