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 xiāng dǎo qiè
成语解释: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彻底翻检
繁体字形:飜箱倒箧
英文翻译:ransack boxes and chests
翻: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箱:1.箱子,收藏衣物的长方体器具。2.形状像箱子的东西:风箱。信箱。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箧:小箱子:书箧。藤箧。行箧。
你听说过“翻箱倒箧”这个成语吗?它字面意思是把箱子和柜子全翻过来找东西,但实际用来形容人费尽心思、彻底搜寻的状态。比如有人为了找一份重要文件,把家里每个角落都翻了个遍,这时候可以说:“他翻箱倒箧忙了一整天,最后发现文件就夹在书架上那本字典里。”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生活化?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找东西吗?”当然不是!比如朋友为了准备一场演讲,查遍所有资料、反复修改内容,你就能说:“她为了这次汇报翻箱倒箧,连十年前的研究论文都翻出来了。”这里强调的是投入全部精力去挖掘信息,而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翻找。
再举个职场例子:公司突然需要整理十年间的客户档案,团队不得不从堆积如山的文件柜里逐份核对。这时候用“翻箱倒箧”既形象又贴切,还能带点幽默感:“这项目搞得大家像考古队,翻箱倒箧找资料,差点把储藏室的地板掀了。”你看,成语的灵活性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努力过程变得具体生动。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并不总代表“成功找到”。比如有人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查阅大量资料却毫无收获,可以说:“他翻箱倒箧找了半个月,结果发现这个理论根本不存在原始文献。”这种用法反而能突出徒劳无功的反差感,让表达更有层次。
我观察到,现代人虽然不用真的翻箱柜,但“信息时代的翻箱倒箧”反而更常见。比如为了求证一个网络传言,有人会翻遍社交媒体、学术数据库甚至外网资料。这种全民性的信息筛查行为,本质上和成语描绘的状态一脉相承——只不过工具从实物变成了搜索引擎。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装剧里常出现主角翻找密函的镜头,弹幕总飘过“这波翻箱倒箧我给满分”。可见这个成语早已突破书面语限制,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下次遇到需要强调“竭尽全力”的情境时,不妨试试用它替换“拼命找”,语言质感瞬间提升不止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