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n piān shào nián
成语解释:指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真是一位翩翩少年,大概是一位大学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里,插了一枝自来水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翩翩少年
英文翻译:a young spark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翩:很快地飞,形容动作轻快:翩然。翩若惊鸿。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翩翩少年”常用来形容风度优雅、举止洒脱的年轻男性。比如:“那位身着白衬衫的男生缓步走来,举手投足间尽显翩翩少年的气质。”这里的“翩翩”既指衣袂飘动的轻盈感,更暗示着由内而外的从容姿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外貌出众的人吗?其实不然。我曾见过农村支教的大学生,虽然穿着朴素,但他在教孩子们唱歌时眼中有光,这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同样能被称为“翩翩少年”。关键不在于皮相,而在于骨子里的精气神。
在当代语境中,“翩翩少年”的使用场景正在拓宽。比如某科技论坛上,面对投资人犀利提问仍能逻辑清晰地阐述创意的青年创业者,主持人就赞叹道:“真是新时代的翩翩少年”。这说明社会开始用这个词肯定年轻人在专业领域的卓越表现,而不再局限于传统审美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标签化可能带来压力。有中学生跟我聊过:“总被长辈称作翩翩少年,反而不敢尝试滑板这类‘不优雅’的爱好。”这提醒我们,赞美应当鼓励个性发展,而非制造刻板印象。真正的“翩翩”应是自由生长的姿态,而非被定义的模板。
观察近年影视作品会发现有趣变化:古装剧里的翩翩少年开始具备多元性格,既有温润如玉的书生,也有在泥地里练武的倔强少年。这种创作转变或许预示着,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正朝着更包容、更立体的方向发展。
当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妨多关注年轻人展现的生命力本身。就像春天抽芽的柳枝,既可以是随风轻摆的优雅,也可以是顶着寒风倔强生长的力量——这两者都值得被称作“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