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ún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ún yǐ qū shān

成语解释: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梁启超《说国风》:“国人之慕西风,若群蚁之趋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臭味相投的人

繁体字形:羣蟻趨羶

英文翻译:Ant colony tending to mutton

群蚁趋膻的意思

群: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群。鸡群。建筑群。成群结队。2.众多的人:超群。群言堂。群策群力。3.成群的:群峰。群居。群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群孩子。一群马。5.姓。

蚁:1.昆虫,种类很多,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触角丝状或棒状,腹部球状,腰部细。营群居生活,分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雌蚁和雄蚁都有单眼,有翅。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生殖器官不发达。工蚁担任筑巢、采集食物、抚养幼虫等工作。兵蚁负责守卫。2.(Yǐ)姓。

趋:[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催促;急速。

膻:[shān]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dàn]1.袒露。2.胸中:膻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成语评论

群蚁趋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蚂蚁闻到膻味便一拥而上,常用来比喻人们追逐利益或热点时的盲目性。比如在商业竞争中,某行业突然火爆后,大批创业者便如“群蚁趋膻”般涌入,导致市场迅速饱和。这时有人会问:人们为何容易陷入这种集体行为?其实这和蚂蚁的生存本能类似——当某个信号被多数人认可时,个体会本能地跟随“安全路径”,却可能忽略潜在风险。

举个例子,某短视频平台突然兴起“挑战用冰块煮火锅”的热潮,无数用户争相模仿,结果导致冰箱断电、食材浪费等问题频发。这种现象背后,正是“群蚁趋膻”的生动写照。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明知可能存在隐患仍会跟风?从心理学角度看,群体行为会削弱个体的判断力,就像蚂蚁集体行动时,单个蚂蚁并不会停下来思考“这条路是否真的通向食物”。

在投资领域,“群蚁趋膻”的现象更为明显。当股市某个板块暴涨时,连平时谨慎的退休大爷都会排队开户。我曾见过邻居王叔把养老钱全部投入当时热门的科技股,结果遇到行业回调时损失惨重。这让我想到:追逐热点本身并非错误,但若缺乏独立判断,盲目跟随的代价往往远超预期。

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反而放大了这种效应。比如直播带货中,当主播高喊“最后三分钟优惠”时,观众抢购的疯狂程度不亚于蚂蚁发现糖块。这时候有人疑惑:信息透明化不是应该让人更理性吗?实际情况是,即时性信息轰炸更容易触发人的应激反应,就像膻味对蚂蚁的吸引力会随着距离拉近而增强。

在我看来,“群蚁趋膻”既是人性使然,也是社会运行的缩影。它提醒我们:在信息纷杂的时代,保持适度警惕比盲目跟随更重要。就像聪明的蚂蚁会沿着气味标记往返巢穴,我们是否也该在追随潮流时,给自己留条安全撤退的路径?当看到人群涌向某个方向时,不妨先驻足观察——或许真正的机会,藏在少有人留意的地方。

"群蚁趋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