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á dāng qí zuì
成语解释: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成语出处: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处罚和所犯罪行相称
繁体字形:罰當其辠
英文翻译:To punish for a crime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罚当其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比如邻居家的小孩偷摘了水果摊的苹果,摊主发现后要求他道歉并帮忙整理货架——这种处理既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又没过度惩罚,就是典型的“罚过相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严厉处罚呢?其实核心在于“恰当”二字。就像医生开药要考虑患者体质,惩罚也需要衡量错误性质。去年某地有司机因避让救护车闯红灯,交警核实后免于处罚,这个决定既维护了规则又体现人情,正是“罚当其罪”的智慧。
工作中也藏着这个道理。记得同事小王曾搞错报表数据,主管没直接扣奖金,而是让他参与数据核对培训。后来小王成了部门的数据能手,这种“量身定制”的处理方式,比单纯罚款更能解决问题。我始终认为,好的惩戒机制应该像修剪树枝——剪掉病枝的同时保护主干生长。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动态平衡”的特性。就像炒菜放盐,咸淡要随食材调整。古时候县官审案,偷鸡者罚养鸡场劳动三个月,贪污官吏则革职查办,轻重有别却各得其所。现代社会里,交通罚单分档处罚、学生违纪分级处理,都是这种理念的延续。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执行“罚当其罪”需要充分了解前因后果。就像老师处理学生矛盾,得先听双方陈述再判断,不能只看结果定责。这种思维方式,其实能帮助我们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当惩罚与错误真正匹配时,犯错者更容易心服口服,社会运行的齿轮也会咬合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