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ng bǐ nán shū
成语解释:罄:尽,完。砍完所有的竹子做成书简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得写不完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他们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那真是罄笔难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事情
繁体字形:罄筆難書
英文翻译:too numerous to be cited
罄:完;尽:罄其所有。罄竹难书。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罄笔难书”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尽笔墨也难以写完”,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行或错误多到无法记录,也可以引申为某些复杂的事情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说贪污腐败是罄笔难书的?”答案可能藏在这样的场景里——当一个官员的受贿记录堆满三个档案柜,涉及数百名行贿者,光是整理证据清单就用了三个月,这时候用“罄笔难书”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批评坏人坏事吗?未必。我曾见过一位老中医用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祖传药方,里面密密麻麻的手写体夹杂着草药图谱。他说:“人体经络的变化和草药的相互作用,真是罄笔难书。”这个用法跳出了批判框架,反而凸显了知识的浩瀚。就像现代人面对海量信息时,常会产生“收藏了等于学会了”的错觉,其实真正消化吸收的过程远比收藏动作复杂百倍。
有个有趣的矛盾现象:在电子化时代,我们存储信息的能力呈指数级增长,但“罄笔难书”的使用频率反而更高了。比如企业数字化转型时,那些散落在各个部门的纸质流程、口头交接的工作惯例,要全部梳理成电子化系统,实施团队常常会感叹:“这些潜规则真是罄笔难书。”这时候成语不再是道德评判,而成为对复杂现实的诚实描述。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文字记录有局限,我们还要不要写?”去年帮外婆整理 wartime stories 的经历给了我启发。她絮絮叨叨说了二十多个故事,等我整理成文字时发现,那些鲜活的表情、颤抖的乡音、木桌上的茶渍痕迹,确实无法完全转化到纸面上。但正是这种“写不全”的遗憾,反而让每个记录下来的片段都显得格外珍贵——就像月光照不全整片森林,但照亮的那几片叶子会特别明亮。
当我们在工作会议上听到“这个项目的难点罄笔难书”,别急着皱眉。试着把这句话当作拼图游戏的邀请函——既然无法一次性呈现全貌,那就从最显眼的那块拼图开始。毕竟,承认复杂性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用对成语,往往能让这个认知过程变得更优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