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ǎn dài qīng qiú
成语解释: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从容闲适
繁体字形:緩帶輕裘
英文翻译:Light fur
缓:1.迟;慢:迟缓。缓步。缓不济急。2.延缓;推迟:缓办。缓期。这事缓几天再说。3.缓和;不紧张:缓冲。缓急。4.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昏过去又缓过来。蔫了的花,浇上水又缓过来了。
带: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带。鞋带儿。传送带。2.轮胎:车带。汽车外带。3.地带;区域:温带。黄河一带。4.白带:带下。5.姓。6.随身拿着;携带:带行李。带干粮。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带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带上(随手关上)。8.呈现;显出:面带笑容。9.含有:这瓜带点儿苦味。说话带刺儿。10.连着;附带:带叶的橘子。连说带笑。放牛带割草。11.引导;领:带队。带徒弟。12.带动:以点带面。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带大的。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裘: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缓带轻裘”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人物形象——宽衣博带、步履从容。但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衣着宽松、举止悠闲,传递出一种不慌不忙、自在洒脱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位老茶客在茶馆里泡茶的情景:他解开外套纽扣,袖子随意挽起,一边用紫砂壶缓缓注水,一边和邻座聊着天气,这不正是“缓带轻裘”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缓带轻裘”而不是直接说“轻松自在”?其实这个成语藏着更深的文化密码。古人的腰带束得太紧会限制行动,而“缓带”象征着主动给自己留出舒适空间。就像现代人下班后换上家居服,从紧绷的职场状态切换到放松模式,本质上都是通过调整外在形式来获得内心的从容。这种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面对压力时,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硬扛,而是学会“松松领带”。
在当代语境下,这个成语还能怎么用?比如描述一位创业者:“新品发布会前夜,其他同事忙着核对PPT到凌晨,他却缓带轻裘地坐在落地窗前,就着月光翻看《庄子》。”这种反差描写既突显人物的举重若轻,又暗含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启示。我常觉得,古人用四个字就能构建的画面感,有时候比长篇大论的心理描写更传神。
不过要注意,“缓带轻裘”并非提倡懒散。就像书法中的飞白技法,看似随意的笔触其实藏着功力。真正的高手,往往能在紧张与松弛间找到平衡点。下次当你看到同事在截止日期前还能哼着小曲泡咖啡,或许可以笑着调侃:“您这可真是缓带轻裘啊!”这比直白地说“你真淡定”更有味道,不是吗?
语言就像衣服,穿得舒服才能走得长远。“缓带轻裘”提醒我们:不必时刻把生活过成阅兵式,偶尔解开领扣、卸下盔甲,反而能更自在地面对人生的晴雨冷暖。这种处世哲学,或许正是快节奏时代里我们都需要的一剂清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