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à xīn tǔ gù

成语解释:吸入新鲜的吐出陈旧的

成语出处: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吕岩》:“熊经鸟伸,纳新吐故,无七情以夺魂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新陈代谢

繁体字形:納新吐故

英文翻译:get rid of the stale and take in the fresh

纳新吐故的意思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吐:[tǔ]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吐核儿(húr)。吐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吐穗儿。吐絮。蚕吐丝。3.说出来:谈吐。吐露。吐字。吐实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吐。吐血。上吐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成语评论

纳新吐故”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背后其实藏着很实用的生活智慧。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传统企业引入年轻团队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淘汰效率低下的工作流程,这就是典型的“纳新吐故”。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为什么非要“吐故”?直接“纳新”不就行了吗?其实,旧事物往往占据资源,甚至形成惯性阻力,就像手机内存满了不清理,再装新软件也会卡顿。

再来看一个贴近生活的场景。小王坚持每周整理衣柜,把三年没穿的衣服捐掉,同时添置两件百搭单品。朋友笑话他“瞎折腾”,他却说:“这和手机系统升级一个道理——腾出空间才能加载新功能啊!”这种主动筛选和更新的行为,正是“纳新吐故”在个人生活中的生动体现。这里引出一个问题:这种行为会不会造成浪费?其实关键在于“吐故”时的判断标准,比如捐出旧衣既环保又能帮助他人,反而创造了新价值。

有个有趣的发现是,自然界也在践行这个法则。珊瑚礁生态系统会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代谢废物,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构建新骨骼。如果把这种自然规律投射到职场,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公司宁愿支付补偿金也要优化团队结构——就像修剪树枝才能让主干长得更粗壮。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至关重要,冰冷的“吐故”需要温度,比如为离职员工提供转岗机会或职业指导。

最后不妨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是不是也该定期“纳新吐故”?删减无效社交,过滤碎片信息,腾出认知空间来学习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就像老话说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关键在于掌握好节奏——更新太快容易迷失方向,固守传统又可能错过机遇。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那个动态平衡点。

纳新吐故的造句

  1. 造句 凝神行气膻中会,纳新吐故气自然。
  2. 造句 北京此轮教改,以“前卫”姿态,纳新吐故。
  3. 造句 纳新吐故清溪欢,言说远黛近卉秀。
  4. 造句 打出一拳后,龙纹纳新吐故,慢条斯理地说着。
  5. 造句 而文化如要历久弥新,则需要不断纳新吐故。
  6. 造句 踏出性情轩,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泥地上长满了一种低矮的绿色植物,清风拂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抑扬停住脚步,纳新吐故,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