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g jì fèi chí
成语解释: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繁体字形:綱紀廢弛
英文翻译:Discipline is lax.
纲:1.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主要部分:提纲挈(qiè)领。纲举目张。2.古指大批运输货物的组织:花石纲。3.生物分类系统所用等级之一。在门之下,目之上:鸟纲。哺乳纲。
纪:[jì]1.纪律;法度:军纪。政纪。风纪。违法乱纪。2.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3.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世纪。中世纪。4.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纪以上为代,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xì)。[jǐ]姓(近年也有读Jì的)。
废:1.不再使用;不再继续:废除。半途而废。这个煤窑废了。2.荒芜;衰败:废园。废墟。3.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的作用的:废话。废报纸。废钢铁。4.肢体伤残:残废。废疾(残疾)。5.废黜。
弛:松懈;放松:松弛。
什么是“纲纪废弛”?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应该被遵守的规矩或制度逐渐失效,导致秩序混乱。比如一个团队里,如果领导长期不管事,成员随意迟到早退,工作流程乱成一团,这就是典型的“纲纪废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监督缺位或执行不力。举个例子,某公司规定“禁止迟到”,但老板自己经常晚到,员工一看规则形同虚设,自然也开始懈怠。久而久之,整个公司的效率就会下滑。
如何判断是否纲纪废弛?可以观察两个信号:一是“违规成本低”,比如闯红灯没人罚;二是“权威被忽视”,比如老师讲课学生随意聊天。这些细节反映出规则已经失去了约束力。
历史上有个真实案例:明朝后期,官员腐败成风,皇帝沉迷享乐,导致税收制度崩坏,军队纪律涣散。这种系统性失效,最终加速了王朝的覆灭。可见纲纪废弛不只是小问题,它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个人观点:规则需要“呼吸感”完全僵化的制度容易让人逆反,但彻底放任又会失控。比如学校管理学生,既要有明确底线,也要留出调整空间。好的规则应该像橡皮筋——有弹性,但拉过头了还是会回弹。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越是强调“自由”的地方,反而越需要清晰的规则框架。比如互联网平台,用户看似能自由发言,但若没有内容审核机制,很快就会陷入谣言和攻击的泥潭。这说明自由与秩序其实是共生关系。
遇到纲纪废弛的情况怎么办?重新建立信任比制定新规则更重要。某小区曾因物业不作为导致垃圾遍地,后来业委会带头每周清扫,三个月后80%的住户主动参与维护。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修复秩序的关键,往往在于唤醒集体责任感。
不妨记住:规则就像房子的承重墙,平时看不见,但少了它就会坍塌。与其等到问题爆发才补救,不如在日常中保持适度警惕——既不让制度变成枷锁,也不让自由沦为混乱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