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
  • guàn
  • xi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ù chén guàn xiǔ

成语解释: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成语出处:明 范受益《寻亲记 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十分富足

繁体字形:粟陳貫朽

英文翻译:Corn, old and rotten

粟陈贯朽的意思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陈:1.安放;摆设;排列:陈设。2.叙述;说明:条陈。详陈。3.时间久的;旧的:推陈出新。4.周朝国名(?—前478)。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为楚所灭。5.朝代名。南朝之一(557—589)。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为隋所灭。6.古又同“阵(zhèn)”。

贯:1.穿;贯通:如雷贯耳。学贯古今。2.连贯:鱼贯而入。累累如贯珠。3.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万贯家私。4.世代居住的地方:籍贯。乡贯。5.事例;成例:一仍旧贯。6.姓。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成语评论

粟陈贯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却特别有意思。咱们先看字面意思:“粟”是粮食,“陈”指存放久了,“贯”是古代串铜钱的绳子,“朽”就是腐烂。合起来就是说粮仓里的粮食多到发霉,国库里的铜钱多到串钱的绳子都烂了——这不就是古代版的“钱多到花不完”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早就不用铜钱了,这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家里囤了三大冰柜的速冻饺子,多到冰箱门都关不上,结果发现保质期只剩三天了。这时候“粟陈贯朽”的感觉是不是突然真实起来了?现代社会虽然不用铜钱,但企业账上趴着几百亿现金却不知怎么花,或者国家粮仓里粮食储备远超需求,其实都是这个成语的现代版演绎。

说到这儿,咱们再深挖一层。为什么古人会特意创造这个成语呢?当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国库里丝绸堆得能铺满长安城,钱库里的五铢钱多到要用牛车拉,这才有了“粟陈贯朽”的记载。这既展现了汉朝的强盛,也暗含着资源过剩带来的新问题——就像现在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反而需要想办法转型升级。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点在于它的矛盾性。表面看是富足的象征,细想却藏着危机预警。好比现在有些家庭给孩子报十几个课外班,看似教育资源“粟陈贯朽”,实则可能造成孩子消化不良。这提醒我们:任何资源,不论是金钱、粮食还是知识,都需要讲究动态平衡,就像做菜要掌握火候,多了会糊,少了不熟。

再举个商战案例。某科技巨头前些年疯狂囤积专利,数量多到法务部都理不清,结果反而被竞争对手用开放共享策略弯道超车。这就像谷仓里堆满陈年旧粮,新鲜作物反而没地方存放。可见“粟陈贯朽”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堆积,更可能成为阻碍创新的思维定式。

最后说个温暖的角度。有些老字号商铺的库房里,至今还留着祖辈传下来的算盘和账本,虽然早已不用,但老板说“看着这些老物件,就能记着创业时的艰难”。这种“文化层面的粟陈贯朽”,反而成了企业精神的活化石,提醒我们财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堆积,而在于传承中的智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