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án
  • hu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án huā rě xù

成语解释:粘:粘贴;惹:招引,挑逗。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淫乱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人前巧做出猜嫌计,正好粘花惹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男子勾引女子

繁体字形:粘蘤惹絮

英文翻译:Sticky flocs

粘花惹絮的意思

粘:[nián]姓。[zhān]1.黏的东西互相连结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几块糖粘在一起了。糖粘牙。2.用胶、糨糊等使纸张或其他东西贴在另一种东西上:粘信封。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惹:1.招引;引起(不好的事情):惹事。惹祸。惹麻烦。2.(言语、行动)触动对方:不要把他惹翻了。这人脾气大,不好惹。3.(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等的反应:惹人注意。惹人讨厌。一句话把大家惹得哈哈大笑。

絮:1.棉絮:被絮。2.古代指粗的丝绵。3.像棉絮的东西:柳絮。芦絮。4.在衣服、被褥里铺棉花、丝绵等:絮棉袄。絮被子。5.絮叨。6.腻烦:这些话都听絮了。

成语评论

粘花惹絮”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一个人走在路上,明明可以直行,却忍不住伸手去碰路边的野花,结果被飘来的柳絮缠了一身?比如,小王原本只想安静地写份报告,结果同事找他聊八卦,他忍不住接话,最后被拉进一场办公室口水战——这就是典型的“粘花惹絮”。

问题一: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它说的不是字面意思的“触碰花草”,而是比喻主动招惹麻烦或琐碎事。就像有人明明知道刷短视频会浪费时间,可手指还是不听使唤地往下划,最后耽误了正事。

看这个例子更直观:张阿姨买菜时遇到推销保健品的小哥,本来只想问个价格,结果被拉着听了半小时养生课,回家才发现忘了买葱姜蒜。这种“没事找事”的状态,在生活中简直比手机推送还常见。

问题二:为什么人总控制不住要“粘花惹絮”?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好奇心陷阱”——我们的大脑对新鲜刺激天然敏感。就像刷社交媒体时,明明想查资料,却总被热搜话题带偏。这种本能反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无限放大,让人更容易分心。

个人觉得,现代人要学会给自己设置“防粘涂层”。比如工作时关掉微信弹窗,就像给手机贴防窥膜;遇到无关紧要的争论时,学会说“我先记下来,晚点再聊”。这不是冷漠,而是给重要事项留出呼吸空间。

下次看到路边的野花,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来散步的,还是来当园丁的?毕竟,生活的柳絮虽然轻盈美好,但沾满全身时,连走路都会打喷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