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竿
  • t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n tóu yī bù

成语解释:比喻更进一步。

成语出处: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勇猛精进,竿头一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业等

繁体字形:竿頭一步

英文翻译:One step at a time

竿头一步的意思

竿:竿子:钓竿。立竿见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语评论

竿头一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儿陌生?先别急,你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个版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实两者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一致的:即使已经达到很高成就,依然要追求突破。

这个成语用在哪里合适?比如公司年会上,领导说:“今年业绩创了新高,但咱们得‘竿头一步’,明年争取拿下行业第一!”这里既肯定了现有成绩,又传递了持续进步的态度,比单纯喊口号更有感染力。

为什么要强调“更进一步”?有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叫“舒适区陷阱”。就像登山者好不容易攀上高峰,如果原地扎营反而容易失温。职场中常见这样的例子:某销售冠军连续三个月业绩第一后突然被新人超越,正是因为停下了优化客户服务的脚步。

现代人还需要这种精神吗?有人觉得“知足常乐”更重要,但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我曾在博物馆见过明代瓷器修复师,他们能用金漆填补残缺(这叫“金缮”),既保留了器物原本的历史痕迹,又赋予新生——这何尝不是“竿头一步”的智慧?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更需要找准自己的突破方向。就像自动驾驶技术虽然能精准识别路况,但设计师仍在研究如何让机器理解“礼让行人”的社会默契。这种对人性化细节的追求,正是技术时代“竿头一步”的新注解。

下次制定年度计划时,不妨试试这样写:“完成基础目标后,预留20%精力探索跨界合作机会。”给自己留出那关键的“一步”空间,或许就能打开意想不到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