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ōng gǔ qióng yīn
成语解释:跫:脚踏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成语出处:明·宋濂《贞节堂记》:“《柏舟》之诗,不作久矣,余于妇庄,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形容事物等
繁体字形:空谷跫音
英文翻译:Empty valley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谷:[gǔ]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谷。万丈深谷。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谷。谷草。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yù]见〔吐谷浑〕
跫:脚步声:足音跫然。
音:1.声音;读音:音律。音乐。口音。乐音。杂音。把这个字的音读准。2.消息:佳音。音信。3.指音节:单音词。复音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音欧。5.姓。
走在深山的幽谷里,脚下枯叶沙沙作响,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清晰的脚步声。这声音在寂静中格外突兀,像一串跳动的音符撞在岩壁上,又顺着风荡回来——这就是“空谷跫音”最直观的画面感。朋友曾问我:“为什么古人要用脚步声比喻珍贵的事物?”其实换个角度想:当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时,任何外来的声响都会成为打破孤独的礼物。
上周整理旧物箱,翻出一封十年前的明信片。泛黄的纸页上写着“见字如晤”,邮戳早已模糊不清。这种跨越时空的偶然相遇,何尝不是另一种“空谷跫音”?现代人每天被上千条信息轰炸,反而更容易理解这个成语的深意:真正触动心灵的,往往不是铺天盖地的消息,而是某个深夜突然亮起的对话框,或是备忘录里偶然翻到的生日提醒。
有人觉得这个成语带着寂寞的底色,我倒觉得它藏着惊喜的伏笔。去年在美术馆看展,拐过转角猛然撞见莫奈的《睡莲》,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震撼,就像在信息的荒原里突然找到绿洲。说到底,“空谷跫音”不仅是稀缺性的比喻,更像在提醒我们:珍贵的事物从来不会敲锣打鼓地出现,但只要你愿意在喧闹中保持聆听的姿态,总能捕捉到属于自己的回响。
茶室老板老张有句话很妙:“现在年轻人总抱怨找不到知音,其实大家都忙着开个人演唱会,谁还愿意当听众?”这话虽然扎心,却点破了成语的现代性启示:当世界变成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直播间,安静的倾听者反而成了最稀缺的存在。那些能让我们停下脚步的声音,或许就藏在关闭推送通知后的某个清晨,或是放下手机抬头看云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