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xí chéng sú
成语解释: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成语出处:晋 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逐渐形成风俗
繁体字形:积習成俗
英文翻译:accumulate old habit becomes custom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习:1.学习;复习;练习:自习。实习。习艺。修文习武。2.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3.习惯:积习。恶习。相沿成习。4.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积习成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仔细想想,它其实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举个例子:某个小区门口常年堆着几辆废弃自行车,一开始只是有人临时停靠,后来大家觉得“反正别人都这么放”,久而久之这里竟成了默认的停车点,物业想清理反而遭到反对——这不就是习惯演变成规则的典型场景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会不自觉地跟随群体习惯?其实这和大脑的“节能模式”有关。比如办公室里默认用蓝色文件夹装合同,新同事即使觉得红色更醒目,也会优先选择蓝色。这种从众行为减少了决策成本,但也可能让一些不合理的老规矩长期存在。
我曾在古镇旅游时见过有趣的现象:当地居民保持着清晨扫街的习惯,游客以为是旅游表演,其实这个传统源自三十年前爱国卫生运动。当集体行为跨越代际延续,具体缘由可能被遗忘,但行动本身已融入文化基因。这提醒我们:今天的某个随手之举,或许正在塑造未来的社会习俗。
面对积习成俗的现象,保持清醒认知尤为重要。就像我坚持用玻璃杯代替塑料瓶装水,最初同事觉得麻烦,半年后办公区竟自发形成了“减塑角”。这说明良性习惯同样具有传染性,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主动选择成为那个“启动涟漪的小石子”。
当我们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不妨想想这个场景:如果前三个人都闯红灯,第四个人停下的概率就会骤降;反之若前三个人都遵守交规,后来者往往会自觉排队。群体习惯如同多米诺骨牌,每个个体的选择都在为下一块骨牌积蓄动能。或许改变世界的契机,就藏在下一次面对旧习时的细微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