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n
  • tíng
  • lǎng
  • j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ín tíng lǎng jìng

成语解释:秦庭:秦王朝;朗:明亮。秦始皇的能照人五脏六腑的镜子。比喻明于审案的官吏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萧相明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秦庭朗鏡

英文翻译:Qin Tinglang mirror

秦庭朗镜的意思

秦:1.周朝国名(前770—前221)。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为诸侯。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年为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3.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厅堂:大庭广众。3.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法庭。开庭。

朗:1.光线充足;明亮:明朗。晴朗。开朗。天朗气清。2.声音清晰响亮:朗诵。朗读。3.姓。

镜: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3.监察,借鉴:镜戒。4.照耀:“荣镜宇宙”。

成语评论

秦庭朗镜”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先别急着关页面!咱们先来看个例句:“王经理处理客户投诉时像秦庭朗镜,把双方责任理得清清楚楚,最后用优惠券化解了矛盾。”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啊?

秦庭朗镜”是夸人还是骂人?

这其实是个带彩虹屁属性的成语。它原本用来形容官员断案明察秋毫,就像秦始皇宫殿里的铜镜那样照得纤毫毕现。现在更多用来夸人处理事情公正透明,比如那个在菜市场调解纠纷还被大妈塞苹果的社区民警,就是活生生的“人间秦庭朗镜”。

古人用镜子比喻官员有多妙?

镜子在古代可不只是梳妆工具。青铜镜需要反复打磨才能照清人影,这不正像官员需要不断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清明吗?我特别喜欢这种具象化的智慧,就像现在说“AI算法”,古人用“明镜高悬”四个字就把司法公正说透了。

再看个接地气的例子:“幼儿园老师分配玩具时当起秦庭朗镜,用沙漏给每个孩子公平的玩耍时间。”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庄重感,又融入了现代教育场景。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展现专业且人性化处理的场合,比如客服、调解员这些职业。

现代社会还需要“铜镜精神”吗?

在短视频平台都能断案的今天,透明公正反而成了稀缺品。上周目睹小区物业公示维修费明细,连5毛钱的螺丝钉都列得明明白白,这不就是移动版的秦庭朗镜吗?个人觉得这种精神内核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表现形式从铜镜变成了电子屏而已。

最后来个反差萌的用法:“我家猫主子绝对是宠物界的秦庭朗镜,谁偷吃了猫条,看它盯着沙发底的眼神就知道真相了。”看,严肃的成语也能变得这么有趣。语言就像块橡皮泥,关键看我们怎么捏出既传神又鲜活的模样。

"秦庭朗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