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tài zì ruò
成语解释:神态:神情态度;自若:不拘束,不变常态。精神态度自如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繁体字形:神態自若
英文翻译:Look at yourself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态:1.人的姿容、体态:姿态。2.事物的情状、样子:变态。状态。事态。3.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句子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跟主语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主动、被动等。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神态自若”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有人突然被提问时,明明心里紧张,却还能保持微笑回答问题,这时候可以说:“他在众人质疑声中神态自若地阐述观点,仿佛早对难题胸有成竹。”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人联想到台风稳健的主持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危急时刻的表现?举个例子,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虽然现场浓烟滚滚,他却能边指挥边行动,这种“神态自若”展现的不只是专业素养,更传递出令人安心的力量。就像老司机遇到爆胎事故,手上操作着换备胎,嘴里还能安慰乘客“十分钟就能搞定”。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完全不是。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就是个鲜活例子——当摊主故意抬价时,她抱着胳膊神态自若地回击:“隔壁摊子可比你便宜三块”,那种气定神闲的砍价功力,简直能让年轻人都想拜师学艺。
现代人为什么需要这种特质?在视频会议突然卡顿时,能对着黑屏继续流畅发言的人;在孩子打翻果汁后,先拍照发朋友圈再收拾残局的父母——这些带着幽默感的“神态自若”,其实是当代社会必备的情绪调节术。我认为,与其说这是故作镇定,不如看作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态度。
下次遇到突发状况,不妨试试先深呼吸三秒。就像上周我在超市结账发现没带钱包,反而笑着对收银员说:“正好给今天的购物车做减法”,结果对方主动帮忙保留商品。你看,神态自若有时候真能化尴尬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