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ǐ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禮賢下士
英文翻译: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贤:1.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明。贤达。贤良。2.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圣贤。选贤举能。任人唯贤。3.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贤侄。4.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礼贤下士”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但它的核心很简单:对有能力的人表示尊重,对普通人不摆架子。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个奇才,二话不说冒着大雪去拜访,连吃两次闭门羹还坚持第三次登门。这种放下身段的态度,最终换来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吃这一套吗?”其实道理是相通的。比如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发现有个刚入职的实习生提出了优化流程的好点子,他不仅公开表扬,还主动邀请实习生参与管理层会议。这种“不按资历看能力”的做法,既能激发团队活力,又能避免人才埋没。
另一个常见疑惑是:“普通人需要礼贤下士吗?”其实这和身份无关。小区里新搬来的钢琴老师,如果物业主管主动帮她协调装修时间、介绍社区资源,这种“重视专业人才”的举动,既能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又能促进邻里关系——你看,连收物业费都变得更顺利了。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自信的人,越容易做到礼贤下士。就像成熟的麦穗会低头,真正有实力的人反而不需要靠摆谱来证明自己。有位做建筑设计的师兄,每次去工地都会认真听取农民工的操作建议,他说:“吊车师傅比我更懂怎么安全搬运钢材。”这种务实态度,让他接手项目的完工速度总比同行快20%。
说到底,礼贤下士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种双赢智慧。当医生耐心向护士请教病房管理细节,当教授虚心接受学生的文献检索建议,这些场景里没有人在“掉价”,反而构建了更高效的合作关系。下次遇到值得学习的人,不妨试试主动递杯咖啡,真诚说句“这事儿您怎么看”——说不定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