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i
  • yuè
  • b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ǐ huài yuè bēng

成语解释: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成语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繁体字形:禮壞樂崩

英文翻译:Bad etiquette and music collapse

礼坏乐崩的意思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坏:[huài]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pī]同“”。[pēi]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péi]1.古同“”,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指屋的后墙。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崩:1.倒塌:土崩瓦解。2.破裂:豆荚崩开了。两人谈崩了。3.被弹(tán)射的物体击中:注意,别崩了眼睛。4.旧指帝王死亡。

成语评论

礼坏乐崩”这个词,乍一听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比如公司里原本大家都会互相问早,结果新领导上任后取消了这个“规矩”,渐渐地连同事见面都懒得点头了——这时候你可能会嘀咕:这算不算“礼坏乐崩”的职场版?

为什么说“礼坏乐崩”不一定是坏事?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崩塌,诸侯国自己搞起了“地方版礼仪手册”,反而催生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爆发。就像现在有些传统节日习俗简化了,但年轻人创造了新的聚会方式,反而让文化有了更多可能性。

上个月朋友公司取消了固定工位制度,有人抱怨“没规矩了”,结果三个月后团队协作效率反而提升20%。这说明旧秩序的瓦解常常伴随着新规则的自然生长。就像古人说的“不破不立”,打破形式主义的“礼乐”框架,反而可能释放创造力。

如何判断是“礼坏乐崩”还是“破茧重生”?关键看核心价值是否留存。比如传统家族祭祖仪式简化了,但家族微信群每天热聊家事,这就是载体变化而非本质丢失。真正的文化韧性,恰恰体现在能脱掉过时的“外衣”,换上适应当下的“新装”。

有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企业至今保留着严谨的职场礼仪,而硅谷公司推崇穿着拖鞋上班,两种模式都创造了商业奇迹。这说明“礼乐”的存废本身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当下环境的平衡点。就像炒菜放盐,放多放少得看食材和火候。

最后想说,与其担心“礼坏乐崩”,不如多关注那些自然生长的新秩序。我家小区垃圾分类刚开始乱成一团,现在大爷大妈自发组成了“环保督导队”,用方言编的顺口溜比官方手册管用十倍——你看,崩塌的旧框架下,永远有新的生命力在破土而出。

礼坏乐崩的造句

  1. 造句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
  2. 造句 礼坏乐崩,时代已经显现了的骚动,在甘山掀开了一角。
  3. 造句 自金行失御,群伪竞兴,礼坏乐崩,彝伦攸斁。
  4. 造句 在礼坏乐崩之世,造假之风席卷修真界,遍地都是假货,假法宝,假丹药,假灵草,假神兽,假功法……
  5. 造句 可惜自从礼坏乐崩,人心不古,特别是一些名不副实的所谓“公仆”。
  6. 造句 社会礼坏乐崩,道德失范,廉耻无存,伪冒公行,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恬不为怪。
  7. 造句 忠于周礼,维护正被严重破坏的国家根本的嗣承制度,不愿对“礼坏乐崩”的局面推波助澜。
  8. 造句 王、何蔑弃典文,幽沈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
  9. 造句 这也就罢了,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短斤少两等等,反正无奸不商,无商不奸,令礼坏乐崩,使人只知利、不知义。

"礼坏乐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