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è
  • bēng
  • hu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ǐ yuè bēng huài

成语解释: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崩:败坏。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成语出处:宋·陆游《书郭崇韬传后》:“庄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动荡不安的时代

繁体字形:礼乐崩坏

英文翻译:Collapse of rites and music

礼乐崩坏的意思

礼: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礼。丧礼。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节。敬个礼。3.礼物:送礼。献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4.以礼相待:礼贤下士。5.姓。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崩:1.倒塌:土崩瓦解。2.破裂:豆荚崩开了。两人谈崩了。3.被弹(tán)射的物体击中:注意,别崩了眼睛。4.旧指帝王死亡。

坏:[huài]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pī]同“”。[pēi]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péi]1.古同“”,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指屋的后墙。

成语评论

礼乐崩坏”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用现代的话说,大概就是“老祖宗的规矩全乱套了”。比如有人吐槽:“现在年轻人婚礼上穿牛仔裤吃炸鸡,老一辈直摇头,说这是‘礼乐崩坏’啊!”

这时候问题来了:礼乐崩坏一定是坏事吗?其实未必。春秋战国时期,周朝那套繁琐礼仪被诸侯抛弃,孔子痛心疾首,但正是这种“崩坏”催生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爆发。旧秩序瓦解,反而给新事物腾出了空间。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家族年夜饭桌上,表弟戴着耳机刷短视频,姑姑嘀咕“现在孩子都不懂规矩”。可换个角度看,年轻人用微信给长辈发拜年红包,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新“礼仪”?

我个人觉得,传统礼乐就像老房子,漏雨了不能光抱怨,得学会修补创新。就像汉服爱好者改良传统服饰参加毕业典礼,既保留文化基因,又符合现代审美。这种“破坏性创新”,反而让文化更有生命力。

观察身边会发现,礼仪形式在变,但核心的尊重与善意始终未变。同事间用表情包活跃气氛,客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请柬,这些新“礼数”正在编织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图谱。与其焦虑“崩坏”,不如参与创造新的文明拼图。

礼乐崩坏的造句

  1. 造句 在他认为的礼乐崩坏仁义沦丧的社会,孔子对一切“违仁”“非礼”的现象和言行,大声说“不”。
  2. 造句 ——无量劫起于末法时代,当道德沦陷,礼乐崩坏,是有大神通者降世,破灭万物,抹杀众生!
  3. 造句 春秋,一个礼乐崩坏诸侯混战的年代。
  4. 造句 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末世里,人们抛弃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整个世界变得残酷的令人发指,而董锋这样的单纯孩子想要活下去太难。
  5. 造句 汉末三国时代虽是礼乐崩坏,但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有些人刻意遵守的,比如说这发髻。
  6. 造句 虽然地域广大,民生富庶,但礼乐崩坏,世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7. 造句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礼乐崩坏,各诸侯国竞相征伐,正所谓“春秋无义战”。
  8. 造句 清初,乱象丛生,礼乐崩坏,历经跑马圈地、断头令、文字狱,百姓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