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j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ó qiān cè jiǎn

成语解释: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与陈给事书》:“可与进也,乞诸一言,小子则磨铅策蹇,骋力于进取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尽力做

繁体字形:磨鉛筞蹇

英文翻译:Sharpen the lead

磨铅策蹇的意思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铅:[qiān]1.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银灰色。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也用作耐硫酸腐蚀、防放射线的材料。2.用石墨作笔心的笔叫铅笔。[yán]铅山,地名。在江西东部。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蹇:1.跛足:蹇驴。2.迟钝;不顺利:蹇涩。蹇滞。3.指驽马。也指驴。

成语评论

说到“磨铅策蹇”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觉得陌生。它的字面意思是“磨钝铅笔,鞭策瘸马”,但实际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坚持努力,哪怕工具不趁手、条件不完善,依然持续向前。比如一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用着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同事调侃他设备太差,他却说:“设备是磨铅策蹇,但我的学习速度可不会瘸腿!”

为什么用这么冷门的成语?其实这正是成语的妙处——它像一幅微型水墨画,用四个字勾勒出奋斗者的姿态。想象一个创业者白天跑业务,晚上在出租屋里用二手手机写商业计划书,这不就是“磨铅策蹇”的现实版吗?工具简陋反而凸显了人的韧劲。

有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用着最新款设备却效率低下时,常抱怨“工具限制发挥”;而真正践行“磨铅策蹇”精神的人,反而会在有限条件下创造惊喜。比如去年爆红的素人插画师小林,仅用儿童水彩笔就画出了美术馆展览级别的作品。他在采访中说:“画笔会磨损,但想象力永远不会瘸腿。”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成语内核。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对现代人特别有启发。我们总在等待“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殊不知很多突破恰恰诞生于“不完美启动”。就像健身不必等买齐运动装备,读书不必等装修好书房,重要的不是外在条件,而是内在的持续行动力。下次遇到困难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钝铅笔也能写出锦绣文章,慢马匹照样能抵达远方。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某山区小学只有半套破旧实验器材,科学老师带着学生用矿泉水瓶做离心机,用竹片做量角器。三年后,这群“磨铅策蹇”的孩子在全国创新大赛中击败了装备精良的城市学校。他们的获奖感言至今让我难忘:“好设备像顺风车,但逆风中学会的驾驶技术,能带我们去更远的地方。”这或许就是古老智慧与现代精神的奇妙共鸣。

"磨铅策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