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ī
  • zhǐ
  • d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成语解释: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繁体字形:知止不殆

英文翻译:measurably

知止不殆的意思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止:1.停止:止步。止境。不止。2.拦阻;使停止:禁止。制止。止血。止痛。止得住。止不住。3.(到、至…)截止:展览从10月1日起至10月14日止。4.仅;只:这话你说过不止一次了。5.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殆:1.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几乎;差不多:敌人伤亡殆尽。

成语评论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明 赵弼《两教辨》)

知止不殆的造句

  1. 造句 大家志同道合、知止不殆,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2. 造句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 造句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 造句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 造句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 造句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7. 造句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 造句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 造句 人天合一,虚心实腹,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