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gōng fù shèng
成语解释:矜:自以为贤能;负:抑指,享有。自夸有战功,以为可以获取胜利
成语出处:《魏书·崔延伯传》:“延伯矜功负胜,遂唱议先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矜功負勝
英文翻译:To be successful is to be successful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鳏”。2.同“瘝”。[qín]古代指矛柄。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胜:[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胜仗。取胜。2.打败(别人):以少胜多。战胜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胜于雄辩。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胜景。胜境。引人入胜。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胜任。不胜。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胜。[shēng]肽的旧称。
“矜功负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其实挺有意思的。什么是“矜功”?什么是“负胜”?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因为过去的功劳而骄傲自满,甚至因此栽跟头。比如有人总把“当年我拿下那个大项目”挂嘴边,却忽视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结果在新任务中连连失误——这就是典型的“矜功负胜”。
有人可能会问:自信和骄傲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举个例子,小王连续三次销售业绩夺冠,逢人便炫耀自己的经验,甚至拒绝学习新方法。结果市场风向变化后,他的业绩直线下滑。自信是相信能力可以解决问题,而骄傲则是把过去的成绩当“挡箭牌”,反而成了进步的绊脚石。
历史上楚汉相争时,项羽自恃巨鹿之战的威名,轻视刘邦的谋略,最终乌江自刎。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于:成功是一时的状态,不是永久标签。就像打游戏通关后,下一关的怪物可不会因为你的“历史战绩”而自动投降。
现代职场里,我见过不少“矜功负胜”的案例。有位前辈总爱说“我十年前就这么做的”,结果他负责的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反观另一位同事,每次完成项目后都会复盘:“这次哪里能做得更好?”这种归零心态反而让他持续成长。
面对这个成语,我的个人观点是:功劳簿可以偶尔翻看,但不能当床睡。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新,人的思维方式更要与时俱进。与其沉浸在过去的荣耀里,不如把每次成功都当成新起点——毕竟,最好的成绩单永远是下一张。
下次遇到爱吹嘘“想当年”的人,不妨笑着提醒他:山顶的风光再好,一直站着也会冻感冒。真正聪明的人,早就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开始寻找下一座要攀登的高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