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èng
  • chǐ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èng mù chǐ kǒu

成语解释: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惊呆

繁体字形:瞪目哆口

英文翻译:Gape and tremble

瞪目哆口的意思

瞪:1.用力睁大(眼):他把眼睛都瞪圆了。2.睁大眼睛注视,表示不满意:老秦瞪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哆:〔哆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哆嗦”(“嗦”读轻声)。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瞪目哆口”咋用啊!你肯定也遇到过那种让人下巴掉地上的事儿吧?比如说考试卷发下来,发现全班最高分居然是自己,这时候你啥反应?嘿嘿,不就是瞪大眼睛、张着嘴,整个人愣在原地嘛——说白了,这就是“瞪目哆口”的生动写照。

有小伙伴可能要问:“这成语非得用在这种震惊的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你突然收到暗恋对象送的情书,或者听说邻居家二哈学会了开冰箱门,这时候用“瞪目哆口”就特别带感。你懂的,但凡遇到意料之外的刺激,这成语都能派上用场。

话说回来,为啥咱们老祖宗要发明这种夸张的表情描写呢?依我看啊,古人早就明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像上周我亲眼看见广场舞大妈用智能手表抢红包,那手速快得哟,围观群众个个瞪目哆口,比看魔术表演还来劲——你看看,用成语讲故事是不是特有画面感?

不过要注意啦,这成语可不能随便乱用。比如在正式会议上,领导讲话时你瞪目哆口,搞不好会被当成挑衅。但要是遇到老王家的鹦鹉突然背出《静夜思》,这时候不用“瞪目哆口”还等啥?简直是量身定制的表情包嘛!

最后叨叨两句个人看法: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绝绝子”“yyds”,其实咱们传统成语才是真正的语言宝藏。下次遇到快递小哥扛着冰箱爬20楼,或者发现自家猫主子会开电视,不妨甩出这句“瞪目哆口”,保证比发十个表情包都传神!

"瞪目哆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