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n tiān yào jià
成语解释:指无限度地要高价
成语出处:《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泰州一丢,你们到哪儿去占山为王?算啦!二位不必再瞒天要价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瞞天要價
英文翻译:price oneself out of the market
瞒:[mán]1.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瞒哄。隐瞒。瞒天过海。2.〔瞒瞒〕贪爱酒色的样子。3.闭目的样子。[mén]惭愧的样子。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要:[yào]1.重要:主要。紧要。险要。要事。要道。2.重要的内容:纲要。摘要。提要。择要记录。3.希望得到;希望保持:他要一台电脑。这本书我还要呢!4.因为希望得到或收回而有所表示;索取:要账。小弟弟跟姐姐要钢笔用。5.请求:她要我替她写信。6.助动词。表示做某件事的意志:他要学游泳。7.助动词。须要;应该:路很滑,大家要小心!。早点儿睡吧,明天还要起早呢!8.需要:我做件上衣要多少布?。由北京到天津坐汽车要两个小时。9.助动词。将要:我们要出国旅游了。要下雨了。10.助动词。表示估计,用于比较:夏天屋子里太热,树荫底下要凉快得多。11.如果:明天要下雨,我就不去了。12.要么:要就去打球,要就去溜冰,别再犹豫了。[yāo]1.求:要求。2.强迫;威胁:要挟。3.同“邀”。4.又同“腰”。
价:[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瞒天要价”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它描述的场景咱们在生活中可能都遇见过。比如旅游景点的小店里,老板看你是外地游客,把成本30块的工艺品标价300块,还一脸真诚地说“这是古董”。这时候你心里可能会嘀咕:“这价格合理吗?他是不是在忽悠我?”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瞒天要价”——利用信息差,把不值钱的东西吹出高价。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想给家里换地板,装修师傅打量着他家的复式楼说:“您这户型特殊,得用进口材料,最少八万。”可邻居李阿姨家同样面积只花了四万五。为什么同样服务价格差这么多?关键在于对方是否判断你有辨别能力。就像菜市场里,不会挑鱼的人总会被塞进最贵的那条。
有人要问:现代社会信息透明,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瞒天要价”?观察发现,技术门槛和专业知识鸿沟依然存在。比如手机维修店里,小哥指着主板说“芯片烧了要换总成”,其实可能只是接触不良。这时候如果你不懂电子元件,就只能选择相信或货比三家。
不过我发现个有趣现象:网购平台的明码标价正在改变这个游戏规则。上周想买晾衣架,实体店开口就要280,结果某宝同款直接标价89包邮。当价格暴露在阳光下比较,漫天要价的空间自然被压缩。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先查网购价再去实体店砍价。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虽然“瞒天要价”听着像是商家单方面的问题,但消费者也有主动权。就像我表妹买二手车前,会先在专业平台查车辆估值;朋友装修前必须让三家报价单摆在一起对比。信息时代的聪明消费,应该是带着知识去谈判,而不是带着钱包去冒险。当我们学会用工具打破信息壁垒,那些想“瞒天”的人就越来越难找到可乘之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