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ián huā sù liǔ
成语解释:比喻狎妓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狎妓
繁体字形:瞑蘤宿桺
英文翻译:visit prostitutes
眠:1.睡眠:失眠。安眠。长眠(指死亡)。2.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动不吃:冬眠。蚕三眠了。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宿:[sù]1.夜里睡觉;过夜:宿舍。宿营。露宿。夜宿荒野。2.姓。3.旧有的;一向有的:宿疾。宿志。4.年老的;长期从事某事的:耆宿。宿将(jiàng)。[xiǔ]用于计算夜:住了一宿。谈了半宿。三天两宿。整宿没睡。[xiù]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星宿。二十八宿。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眠花宿柳”这个词,乍一听是不是有点浪漫?比如有人形容“他年轻时眠花宿柳,如今却成了顾家好男人”——这里的“花”和“柳”其实暗指风月场所。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它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密码?
来看个具体场景:古装剧里常有书生在客栈题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种自嘲式表达,本质上就是“眠花宿柳”的文学化呈现。但现代社会里,这个词的用法悄悄发生了变化。比如某位艺术家为了创作连续三个月住在山间民宿,朋友调侃他“你这是当代版眠花宿柳啊”,此时词义中的批判性就被消解了,反而带点洒脱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为什么总带着负面色彩?其实这与传统道德观有关。古代社会对男女关系的约束,让“花柳”成了不正经的代名词。但换个角度看,这个词也折射出人对自由边界的试探。就像现代人用“躺平”自嘲,古人用“眠花宿柳”表达对主流价值观的某种疏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的使用需要看语境。比如描述历史人物时,“唐伯虎眠花宿柳的传闻”能增添人物传奇色彩;但用在现实生活中,就可能变成冒犯。我个人觉得,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过去带有贬义的词汇,如今或许能衍生出更丰富的表达层次——只要使用者足够清醒地意识到其中的文化重量。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苏州山塘街至今保留着“花柳巷”的地名,当地导游会特意解释“这里可不是风月场,古代种满桃李才得名的”。你看,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能让同一个词汇焕发完全不同的生命力。这或许提醒我们:理解成语时,既要懂其本源,也要给当代诠释留些呼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