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yǎn chuán qíng
成语解释:以眉毛、眼神传送情感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眉目传情”
繁体字形:眉眼傳情
英文翻译:Flirting with eyes and eyebrows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传:[chuán]1.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流传。由前向后传。古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2.传授:师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人。3.传播:宣传。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4.传导:传电。传热。5.表达:传神。传情。6.发出命令叫人来:传讯。把他传来。7.传染:这种病传人。8.姓。[zhuàn]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水浒传》。《吕梁英雄传》。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眉眼传情”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用眼神和眉毛的小动作传递心意。比如,教室里的小张偷偷瞄了一眼同桌的小李,小李立刻眨眨眼、挑挑眉,两人相视一笑。这时候不用说话,彼此都懂对方在说:“下课一起去小卖部?”
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能跨越语言?想象一下,公司会议上,同事老王冲你快速抬了抬眉毛,眼睛往老板的方向一瞥——你马上明白他在暗示:“领导今天心情不好,说话小心点。”这种默契,可能比直接提醒更让人会心一笑。
古人是怎么用这个成语的?《西厢记》里崔莺莺初见张生时“眼波流转,眉语暗通”,活脱脱就是古代版的“确认过眼神”。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现代人发十条微信更有韵味。我总觉得,现在手机聊天满屏的表情包,倒不如面对面时一个生动的眼神来得真实。
现代生活中还适用吗?上周在咖啡厅见过一对老夫妻:老太太对着菜单皱眉,老先生立刻抬手叫服务员:“给她换杯热牛奶。”整个过程没说半句话。这种几十年的默契,可比热恋期的小情侣更懂什么叫“眉目传情”。
为什么说这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朋友聚会时,有人讲冷笑话冷场了,你冲他挤挤眼睛、抿嘴一笑,既化解尴尬又维护了面子。这种微表情的运用,就像给对话加了层柔光滤镜。个人认为,在社交距离越来越远的今天,能读懂眉眼间的暗语,反而成了珍贵的能力。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多留意对方的眼角眉梢。或许你会发现,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藏在微微上挑的眉峰里,或是突然垂下的眼帘中。这种无声的对话,就像暗夜里闪动的萤火,虽不明亮,却足够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