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g
  • qi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í lǐ yáng qiū

成语解释:皮里:内在;阳秋:即春秋;因晋简文帝之母名阿春;晋人避讳;改“春秋”为“阳秋”;春秋:即春秋笔法。对人物、事件的褒贬不在表面而在内里。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皮裏陽秌

英文翻译:refrain from outspoken attack

皮里阳秋的意思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阳: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4.凸出的:阳文。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8.指男性生殖器。9.姓。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成语评论

皮里阳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描述的其实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嘴上不说破,心里却对人或事有自己的评价。比如同事小王开会时总爱长篇大论,但说的内容又没什么重点。你可能会偷偷嘀咕:“他这是为了刷存在感吧?”但表面上还得点头微笑:“小王挺积极的哈。”这时候,“皮里阳秋”的状态就出现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表达真实想法呢?其实这背后藏着人际交往的智慧。试想你在朋友家做客,对方端出一盘卖相惨淡的炒青菜。你内心OS可能是“这菜都炒糊了”,但嘴上说的却是“火候挺特别的”。这种委婉既照顾了对方感受,又避免了尴尬。不过要注意的是,若总是“皮里阳秋”,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真诚。

有个历史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三国时期,曹操问谋士们该不该称帝,荀彧明明反对却只说“丞相功德巍巍,当效仿周公辅政”。曹操听出弦外之音,最终打消了念头。这种含蓄表达既维护了双方颜面,又达到了劝谏目的。不过我觉得,现代人沟通还是要在含蓄和直爽间找平衡,就像做菜放盐——太少没味道,太多会齁着。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大概是亲戚聚会。二舅炫耀儿子年薪百万时,你心里可能翻着白眼想“不就是个程序员嘛”,嘴上却笑着说“表弟真有出息”。这种“表面笑嘻嘻,内心MMP”的状态,就是“皮里阳秋”的生动写照。但换个角度想,这种社交润滑剂确实让很多家庭聚会免于争吵。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推崇直来直往,但“皮里阳秋”未必是虚伪。就像给手机贴防窥膜,既保护隐私又不妨碍正常使用。关键是要分清场合——工作汇报需要清晰表达,但评价朋友的穿搭时,或许可以多点“温柔的保留”。毕竟,让人舒服的沟通就像穿毛衣,既要有温度,又不能起毛球。

皮里阳秋的造句

  1. 造句 张主任寻思着,要皮里阳秋说他几句,让他知道自大妄为的下场。
  2. 造句 是遯翁自己对她不满意,所以用这种皮里阳秋的笔法来褒贬。
  3. 造句 众兄弟互相望望,都没有说话,只是皮里阳秋地笑笑。
  4. 造句 你若跪下讨饶求活,未免就皮里阳秋,口蜜腹剑,没人能救你;你既站着不动,说明真正是一身傲骨,那老道杀***,你便杀之回报,快意恩仇!
  5. 造句 元翩鸿嗤笑一声,摆出一副皮里阳秋的模样。
  6. 造句 写史人的笔明褒暗贬皮里阳秋有时真是厉害!闲话少论,曹腾的个人问题后面单讲。
  7. 造句 更令人心伤的是自己兄弟皮里阳秋,阳奉阴违,为一己之私,置整个社团于不顾。
  8. 造句 可是当年孔子修《春秋》,皮里阳秋,为我们后代史官做了榜样,我怎么能因私仇而放弃国家的史实记录呢。
  9. 造句 从前唯马首是瞻的几个经济大国现在是皮里阳秋,虚与委蛇,同为英语系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甩手眺望隔山风景。
  10. 造句 好一个‘光说不练的嘴把式’,此话皮里阳秋,已是骂尽了天下欺世盗名之辈。

"皮里阳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