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chǐ hóng chún
成语解释:皓:白色的样子。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成语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铸剑》:“那头是秀眉长眼,皓齿红唇;头发蓬松,正如青烟一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皓齒紅脣
英文翻译:Red lips with white teeth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皓齿红唇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精致的容貌。比如在古装剧里,导演给女主角特写时,观众总会感叹:“这姑娘真是皓齿红唇,活脱脱从画里走出来的。”但你知道吗?这个词最初是用来形容健康状态的。
为什么牙齿和嘴唇会成为审美标准?其实这和古代生活条件有关。在没有现代牙科技术的年代,能保持牙齿洁白说明饮食讲究;红润的嘴唇则代表气血充足。就像现在人们看到小麦色皮肤会联想到运动健康,古人看到皓齿红唇自然觉得赏心悦目。
最近逛商场时,看到某口红广告写着“打造你的专属皓齿红唇妆容”。这让我想到,现代人追求的美,早已超越单纯的生理特征。就像朋友小美总说:“涂正红色口红不为显白,纯粹是喜欢那种自信飞扬的感觉。”可见,这个成语承载的审美内涵,正在从天然优势转向个性表达。
在写作中运用这个成语时,可以试试反差手法。比如描写武侠小说里的杀手:“月光下她勾起红唇轻笑,皓齿闪过寒光,手中的匕首已抵住对方咽喉。”原本柔美的特征与危险身份形成戏剧冲突,反而比直接描写外貌更有记忆点。
有次听到中学生讨论:“现在美颜滤镜都能自动调出皓齿红唇效果,谁还在意真的长啥样?”这话让我思考良久。技术确实改变了审美标准,但真实生活中,人们依然会被自然真诚的笑容打动。就像邻居王阿姨虽然戴着牙套,但她每天晨练时和路人打招呼的明媚笑容,比任何滤镜都温暖动人。
说到底,皓齿红唇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但值得记住的是,就像春天既有桃花的娇艳也有新芽的质朴,真正的美从来不止一种模样。下次再看到这个词,不妨多想想它背后鲜活的生命力,而不仅是表面颜色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