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chǐ é méi
成语解释:皓:白的样子。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
成语出处: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瞿蜕园注:“皓齿娥眉,美女的代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喻称美女
繁体字形:皓齒娥眉
英文翻译:White toothed eyebrow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娥:1.美好(指女性姿态)。2.美丽的女子:宫娥。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皓齿娥眉”这个成语听起来文雅,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你去看古装剧,女主角出场时镜头总爱对准她的笑容和眉眼——导演可能就是想用画面诠释“皓齿娥眉”的美感。这时候观众会自然联想到:原来这就是古代对女子容貌的最高赞美啊。
为什么古人要用“牙齿白、眉毛细”来夸人?其实这和古代生活条件相关。在没有牙膏的年代,保持牙齿洁白需要长期护理;而修剪眉毛的精细工具也非寻常百姓所有。所以这两个特征成了身份与修养的双重象征,就像现代人说“气质出众”一样,背后藏着社会阶层的潜台词。
在《陌上桑》这类古诗里,“皓齿娥眉”常伴着对女子品德的描写。这提醒我们:外貌描写从不是孤立的。就像现在夸同事“颜值高还特别努力”,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赞美。不过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现代美妆博主用这个词时,更多在强调妆容技巧,反而弱化了原本的文化厚度。
有朋友问:“现在形容美女还用这种老词吗?”其实语言就像流动的河。虽然直接说“皓齿娥眉”略显书面,但它的变体无处不在。直播时夸人“牙白得反光,眉形超精致”,不就是新时代的演绎?关键是要抓住“抓住细节特征赞美”这个内核,比生搬硬套成语更有效。
我总在想,成语就像文化基因的双螺旋。拿“皓齿娥眉”来说,既记录着古代审美标准,也启示我们:真正的美从来不是单一维度。就像欣赏一幅水墨画,既要看工笔细描的眉眼,也要品留白处的意蕴。下次再听到这个词,不妨多想想背后的生活智慧和审美哲学。